第二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1頁/共3頁]
班況想了想,道:“本來我是想平調為北軍校尉,不參與政事……不過,我到底是在邊疆,對朝中格式看得不如賢侄清楚。賢侄此言甚是在理,等我歸去後再與族人商討……”
本年的歲首與往年殊為分歧,因為這是新帝劉驁即位後的第一個歲首,並且,也是他正式利用新年號的編年,意義非同平常。
劉驁是客歲六月初即位的,因先帝大行,為示尊敬,仍相沿竟寧的年號。直到歲首新年,萬象更新,這才由百官上奏,請啟用新編年。年號已經定下來了,透著一股新天子初登大寶的濃濃拽意:建始。
辰時初刻,天子攜百官至高廟祭奠,而後數日,還要連續到西城外的明堂、靈台及甘泉宮祭奠五帝;還要到上林苑停止天子躬耕典禮;另有大射禮等等一係列活動。
張放搖點頭:“我勸伯父還是先不動此念為好。”
一年多冇見班沅君,張放實在很想立即登門拜訪,看看這位賢淑文雅的少女生長如何。嗯,另有那敬愛的蘋兒丫頭。可惜,今兒是歲首,全長安的大小官員,就冇有不忙的,他天然也不會例外。
張放對年號這東西無所謂,對歲首慶賀也冇興趣,眼下他也顧不上這一攤,因為他有更首要的事――準老丈人來了!還帶了小嬌娘。
張放點點頭:“伯父所料不差,朝中情勢確切還不穩,若我所料不錯,最大那幾個頭頭另有得鬥。伯父若進京,恐怕不免要站隊。一旦站錯,可不止一小我遭殃那麼簡樸。”
軒車在漫天風雪中駛入班府,張放下車恭送班況回府,一向送至中庭,拱手正要分開,班稚卻伸手扯住他的衣袖,笑著向閣樓一指:“羿嘯,看看那是誰。”
建始元年(前32年),統統,都披收回重活力味。
此時無聲勝有聲。(未完待續。)
屈指算算,張放也十八歲了,這年紀,在後代不過是高中生,但在這當代,已是立室立業的標準春秋。實在張放還想再等等,比及真正的弱冠之齡比較好,但班沅君等不起,她已十七。在當代,男人2、三十娶都冇事,但女子一過二十,就是老女人了,他可不能遲誤人家。
歲首之日,天降瑞雪。朝廷命令,徹夜長安金吾不由,全城大放光亮。
軒車裡,翁婿二人相對而坐,卻各有所思。
宮宴時,張放見到了隨班況而來的班氏三子班稚。張放還記得,當初在三水屬國初遇班沅君時,她就是到那邊去看望這位兄長的。彼時班稚彷彿是三水都尉府的司馬丞。細問之下,公然影象冇錯,不過此次班稚可不是隨其父上京插手慶典的,以他如許的小官,還冇有資格告假上京插手盛典。他是高升了,入京成為郎官,雖未有定職,但有張放這位將來妹夫罩著,加上本身才學,謀得好宦途,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