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太後也要懟(上)】[第2頁/共3頁]
張放現在倒是正襟端坐,固然他渾身骨頭有種顛散架之感,但不管如何,這是皇宮,向天子奏對,不得忪懈。
天子劉驁,在宣室殿伶仃召見張放。
與這一份辭表報上郡守府的,是一份保舉表,由循利用、富平侯張放保舉蒲反縣門下議曹掾墨秦出任河東郡尉曹掾史,並附有督郵苟參、縣長周守的薦言。這個職務是兵職,專管徒卒轉運事。也就是說,河東流民遷徙實邊之事,詳細主管官員,就是他了。
這一頓鞭撻,打在苟參身上,但痛的卻不但他一個。
長信太仆,石顯。(未完待續。)
張放並未回府,而是直接入宮,向天子交令,並請罪。
當張放隨傳令的內宦來到長樂宮西闕門前時,一人從門洞走出,遠遠合袖揖禮,尖笑入耳:“富平侯安然返來,可喜可賀,仆有禮了。”
在後代朝代,皇太後訪問外臣的能夠性極低,但漢朝卻冇這個題目,因為有個彪悍的建國皇後――呂後,常常乾這類事。像阿誰一代軍事大師淮陰侯韓信,就是被召進長樂宮陰死的。
“少子的確該當感激大司馬,若非大司馬開導勸止,皇太後那邊,怕是不肯輕饒。”劉驁說到這裡,忍不住還是抱怨道,“少子,讓我如何說你好。第一次派你循行,就惹出如許的亂子。還好我這位阿舅宇量甚宏,竟然冇有究查,更冇有上報。不然,禦史奏上一本,怕是大司馬也難迴護。”
殿外冰雪滿目,殿內暖和如春,紅紅的爐火、厚厚的絨毯,一絲風兒也透不出去的堅固門窗,以及那錯落有致、敞亮暖心的上百支牛油巨燭……讓人一入殿內,就有種想懶懶躺下,四仰八叉的感受。
張放神情輕鬆,問道:“皇太後、大司馬如何說?”
這是張放要的結果,敢威脅本身的生命,皇太後也要懟!
蒲反的變故,並未影響張放的既定路程,鞭撻苟參以後。張放一行,持續北上,至解縣、至安邑,一起考查、安撫流民。動靜不脛而走,沿途諸縣官吏,無不戰戰兢兢,賑災力度,大為加強。而公孫覆等一行賁士也冇返回長安,仍然扈衛,彷彿甚麼事都冇產生。
還冇嗬嗬完,殿外就有通傳:“皇太後請富平侯至長樂宮相見。”
張放轉頭望向劉驁,劉驁苦笑攤手,一付愛莫能助的模樣,隻是安撫道:“皇太後到底還是你的舅母,就算活力,也不會把你如何的。你多說好話,賠個不是就行了……”
遭如此熱誠,堂堂郡督郵苟參,竟然當何為麼事都冇產生,乃至冇有上疏申述――哦,倒是上疏了,但內容不是申述,而是請罪。
這份辭表,先是交到安邑郡守府,然後隨附著郡守的定見,上報朝廷。等朝廷批覆下來,是留是準。在此之前,苟參仍然覆行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