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畫 中 人】[第3頁/共4頁]
上河城,都尉署,農都尉班況焦灼的表情,跟著一場及時雨的到來,終究獲得減緩。
在靈州城北有一幢占地十餘畝,深庭廣院的大宅邸,便是上河農都尉的府邸。此處本是本地一富商的私宅,自班況就任上河農都尉以後,就將此宅買下。不過,因為農都尉署位於上河城,常日班況食宿均在城中署衙,隻要逢休假日(漢時官員每五日一休),方纔返回靈州府邸。故此,若大一個宅院,隻得妻妾數人,幼女婢婢,加上仆人家人,不過四五十人罷了。
班況批閱公文之餘,悄悄感慨,彼蒼待我班況,果然不薄啊……
班況微感驚奇:“如此說來,傳言之‘甘露金童’,果有其事?”
身後突人聲,班沅君失驚之下,筆觸一頓,好好一幅畫,便多了一團極不調和的墨汙。
班況走進院落,正見女兒貼身侍婢蘋兒,捧著一缽染黑的濁水,踏出門檻。
“啊!大人何時回府?女兒失禮了。”班沅君倉猝擱好筆管,雙手觸地,伏跪頓。
“龔禧,他來見我何事?”班況非常驚奇。時曹掾,為縣屬胥史,主時節祭奠,屬禮官之一。每歲除了春秋兩季的祭奠以外,常日裡甚少會晤。固然如此,但部屬求見,自無回絕之理,班況點頭道:“請龔掾入內。”
班況含笑伸手虛扶,目光轉到畫卷之上,如有所思。
萬幸,彼蒼開恩,天降甘霖,製止了一場人間慘禍。不過,彷彿有傳言,這場甘霖,彆有起因。班況不是采風使,對這類傳聞之事,向來不予理睬。旱情減緩,他這位農都尉要做的事並不是以而減少:統計各地受災環境,展開救災補種辦法,籌算今歲減產數量,調劑來歲賦稅征收……各種事件,毫不比受災來得經鬆。
班氏昌隆,始於先祖班壹,這是個傳怪傑物。時價秦末,班壹為遁藏戰亂,舉族搬家樓煩(今山西寧武、保德一帶),以牧起家。至漢孝惠高前期間,便以財產稱雄邊塞,可謂西北畜牧之王。有牛、馬、羊數千群,史稱其以財雄邊,出入弋獵,旗號鼓吹,彷彿帝王氣象,年百歲以壽終。
“都尉,這是下官前去方渠,謝祭雨師普降甘露時,本地鄉佐進獻的‘惡龍之脯’。”龔禧一臉諛笑地將一個蒲葉包奉上,奧秘兮兮隧道,“據本地鄉民所言,恰是此魔物竊居名山。鄉民無知,以孺子供奉,觸怒雨師,致久旱不雨。幸賴一少年奇士,以神劍斬之,遂降甘露,終解大旱,村夫謂之‘甘露金童’。據聞過後那甘露金童,將惡龍之肉分而售之,得獲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