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放嘯大漢 - 第四百二十七章 【長安落日】

第四百二十七章 【長安落日】[第1頁/共3頁]

最前頭的張帥扭頭,冷然道:“子達,助新平叛,這是陛下定下的計謀,不成或忘。”

地皇四年暮秋,意味著新朝西境國門的玉門關左、中、右三門轟然敞開,一支與這個期間完整分歧的軍隊,踏著整齊清脆的法度,如長龍般挺進漢境。

他們的麵孔、他們的旗號、他們的說話,都是熟諳的漢人、漢文、漢語(當然也異化著很多胡人麵孔)。但是他們的禮服、他們的兵器、他們的設備,卻都是前所未見。

“西極來的軍隊啊,可為甚麼長得跟我們那麼類似呢?”

身後傳來短促腳步聲,王莽回顧瞪眼,看誰敢在他祈天之時打攪。待看清來人時,他卻怒不起來,來人是他的次子——太子王臨。

“陳”字大旗下,那麵相儒雅,一副儒將模樣的中年由衷讚歎道:“陛下算計實在精道,一向勒令我們按兵不動,不準強攻玉門,隻說靜待機會,必有竄改。果不其然,不過數月,便不費一槍一彈,全軍入關。”

新朝與漢國締盟的代價,就是承認漢國對西域的統治。也就是說,一出玉門關,就是漢國國土。固然新朝君臣內心老邁不痛快,但麵對既成究竟,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並給對方奉上合法證明。冇體例,此時新朝連司隸三輔都已是岌岌可危,那裡還顧得上數千裡外的地兒?順水推舟吧。

(PS:開門揖盜這個成語此時還冇呈現,看官不必太叫真哈。)

“陛下,請神輕易送神難……這漢國,畢竟有個‘漢’字啊!”當新漢軍入關時,數千裡外埠長安未央宮後閣前殿,中常侍王參不無憂愁進言。王參是內臣,雖近天子,但秩祿略低,朝堂之上,軍國大事冇有他置喙的餘地,隻能暗裡進言。

不得不說,王莽算盤打得嘩嘩響,可惜此公權謀一流,政治二流,軍事三流,既不知已(新軍十萬士氣不振,戰力堪憂),也不知彼。他不曉得,他放進關來的二萬人馬,是一支多麼可駭的軍隊。

長安夕照,殘陽如血。

望著身後巍巍雄關,“公孫”大旗下,阿誰臉孔剛毅,身量矗立的將領長歎一口氣:“真冇想到,新朝國君竟然會同意我們入關。”

王莽身披厚裘,立於殿台,負手憑欄,微喟:“若事另有可為,我又何至於開門揖盜?”

紛繁擾擾中,步隊最前麵四個騎著神駿大宛馬的中年將領分外惹人諦視。

……

城頭、城門兩側及關內漢軍百姓,詫異非常看著這支軍隊。

風漸急,建章宮神明台上的王莽白髮如銀,灰眉漸雪,手持玉琮靈壁,誠懇正意祈天。

“傳聞他們的國也稱‘漢’,喏,那麵大旗金繡著就是個‘漢’字。”

王莽一心想用最後的十萬兵力管束漢國盟軍,可悲催的是,又有人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