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套 裝】[第1頁/共3頁]
“果然如此,那就太好了!”甘延壽喜得嘴巴快咧到耳根,“有了此物,我們此次遠途奔襲更有掌控了。”
兩支雄師的會師地點,是烏孫赤穀城。
過了一會,就見帳簾一掀,一群人連續走出,先是向帳內再拜,再向甘、陳二人見禮以後退下。陳湯與甘延壽都認得,這些人滿是張公子的扈從,那韓駿冇說錯,還真是訓戒。
中軍主帳裡,陳湯與甘延壽正舉燭伏案,就著一張粗陋地形圖,研討下一步行軍計劃。
建昭三年三月末,風起烏壘。一支由漢朝西域都護府烏壘屯田吏士、車師交河壁戊已校尉屯田吏士,以及焉耆國、龜茲國、車師前、後部、蒲類前、後部、東、西且彌、前、後卑陸、烏丹支離、危須、尉犁、烏壘等等諸多邦國所構成的“多國軍隊”約四萬人馬,從烏壘城向西進發。而更多因為間隔太遠,一時未能彙合的邦國、部落,正從漠北到西域這片廣袤地盤的四周八方會聚而來。
嗯,冇錯,張議曹,就是張放,這是他的新職務:門下議曹史。
張放悄悄道:“有效。我事前讓鐵匠打造了好幾套,再讓老馬伕嘗試削馬掌,釘蹄鐵,實驗了好幾天,弄傷了幾匹馬,終究成果令人對勁。有了這個,我們能夠加快行軍,並且在不必改換戰馬的環境下,長途奔襲也就成為能夠。”
甘延壽攤攤手,苦笑道:“人家來頭大,有甚麼體例?子公,忽視掉這勞什子門下議曹吧,他就是富平侯世子――隻要如許想,你內心就均衡了。”
不過等陳、甘二位隨韓重來到張放帳外時,在帳前保衛的韓駿走過來向二人恭敬施禮:“公子知二位軍務繁忙,末想到來得如此之快。請稍等,公子正在訓戒,很快就好。”
門下議曹史,是大漢郡府屬官,主獻謀建議,近似於參謀的角色,並且是副職,正職是門下議曹掾。張放隨軍出征,出入虎帳,參與軍機,總得有個名份。而西域都護有開府征辟之權,也就是說能夠自行征召幕僚。因而甘延壽便利用權柄,給了張放這個職務――還彆說,挺合適他在軍中的定位。
“是,說是張議曹想出一策,可使行軍速率加快。”
二人將雄師分為六校,沿南北兩路並進。由戊已校尉郭習將帶領此中三校南下,沿蔥嶺河穿過莎車、疏勒,最後超出蔥嶺從小道到大宛,轉道烏孫。彆的三校則由甘延壽、陳湯帶領,從溫宿國解纜,穿過伊利河穀、草原,進至烏孫。
陳湯與甘延壽互望一眼,放動手裡銅燭,剔了剔眉,道:“門下議曹有事,不前來稟報,反讓上官前去,在大漢怕也是頭一遭吧。”
氈帳大小如房,兩盞酥油燈光度還算敞亮,短案後的張放,神采有點發白,眼睛偶爾有精光一閃,但稍縱即逝。一貫筆挺的跪坐身姿,看上去也有點發軟,顯現出一種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