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 動】[第1頁/共3頁]
劉向撫掌稱妙,再問:“可否容向謄寫?”
劉向、於恬彆離跪坐於葦蓆,其他仆人,俱在廬外服侍。
固然《陋室銘》是唐朝的劉禹錫寫的,但這篇小記確切是賦體,並且就內容而言,正與劉向被貶後的心態很靠近。張放信賴,這篇能夠打動後代無數文人的文章,也必然能打動劉向。
在獲得於恬傳來的資訊後,張放就在揣摩,該用甚麼體例請劉向出山,趟這個渾水。最好的體例,是打動他,那用甚麼來打動呢?對於一個出身皇族的文學大師而言,權錢對他毫無感化,能打動他的,隻要好文章。張罷休裡有兩篇陳湯的奏章,他信賴能打動劉向,但不能簡樸鹵莽地讓於恬呈上去,不然搞不好適得其反,他需求先做一個鋪墊。
“恰是。”
俄而,山道間傳來一陣朗朗吟誦:“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
劉向豁然大笑:“好!好一個‘匈奴未滅,何故歸家’,奏疏拿來!”
如此這般折騰大半個時候以後,劉向才與張放一併進入草廬。本日氣候稍暖,加上劉向亦不避春寒,於恬也隻能增加一件夾袍後跟著進屋。
張放恭聲道:“的確出缺句,這是殘篇,侄孫遍尋遺書,未有所獲,故而方生焚之以祭之念。”
山坡一處凸起的大石上,一襲粗麻孝衣,手持喪棒,軒昂卓立,遙遙拱手的少年,恰是張放。
張放合袖:“叔祖言重了,但錄無妨。”
張放淡然道:“君子爭一世,不爭一時。”
因而張放將此文一分為二,上篇交給於恬,讓他送到劉向麵前。同時還編了個“遺書”的晃子,即是在奉告劉向――你來不來,不來我就燒了。
劉向欣然,彷彿為錯過一名大才而遺憾,旋又道:“文何名?”
~~~~~~~~~~~~~~~~~~~~~~~~~~~~~~~~~~~~~~~~~~~
劉向正抄到最後一字,正籌辦放下羊毫,見狀目光一閃:“少子另有何奇文?”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子公的奏疏。副本已送入丞相府,這是侄孫默記謄寫的副本,常常讀之,心潮鼓盪。叔祖安坐府中,修生養性,想必未曾與聞吧?”
這聲音停止後,少傾,山坡上傳來一個略帶沙啞卻非常動聽的大聲:“能夠調素琴,閱賦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孔子雲:何陋之有?”
張放先是一笑,隨即寂然,道:“前篇《陋室銘》,雖是千古佳文,但此篇奏疏,卻可震爍千古。”
半刻以後,草廬裡傳出劉向振嘯之聲:“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當得起振聾發聵,震爍古今。如此人物,我劉向豈能坐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