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籃球之神?[第3頁/共5頁]
縱觀NBA幾十年,如果純真的從得分上看,汗青最好新秀之名,恐怕非上古神獸維爾特-張伯倫莫屬。
當然,除了得分以外,易風籃板方麵都比不上這5人,乃至是遠遠不如(除喬丹外);助攻方麵,易風跟助攻數幾乎上雙的羅伯特森差異也不小。
小牛隊的老化是最大題目,諾維斯基都這把年紀了竟然還是球隊的打擊核心,這一點和馬刺就是大相徑庭。
在阿誰怪物橫行的年代,逆天數據的呈現也是家常便飯。這讓很多球迷恨本身生不逢時,冇有機遇親目睹證。
再看快船隊,本賽季從小喬丹的鬨劇開端,到格裡芬隊內毆鬥導致傷停和禁賽,中間插播了球隊買賣的鬨劇送走蘭斯-史蒂芬森和約什-史女人,一通的折騰以後快船在本賽季也略微令人絕望。
以是雷霆固然在通例賽位列第二梯隊,但是在季後賽西部半決賽和馬刺的相遇,能夠會給馬刺帶來極大的費事,最後誰能勝出進級,很大程度取決於臨場闡揚。
當時懦夫並冇有被視作奪冠大熱點,聯盟最火的球隊仍然是東部重組的騎士和西部低調的馬刺。
除了他們以外,汗青上能夠在菜鳥賽季場均得分超越20分的,有21小我。遠一些的有裡克-巴裡(25.7分)、埃爾金-貝勒(24.9分)、厄爾-門羅(24.3分)等,近一些的有阿倫-艾佛森(23.5分)、沙奎爾-奧尼爾(23.4分)、佈雷克-格裡芬(22.5分)等。
單單隻從得分來看,5大汗青最強新秀當中,能夠壓抑住易風的也隻要張伯倫了。
這些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多,到現在乃至還喊出了“無數據,不NBA”的標語。球迷也潛移默化的受其影響,越來越離不開數據。
作為NBA又一大數據帝,羅伯特森是NBA汗青上獨一一個能夠斬獲賽季場均三雙的人(1961-62賽季)。
上賽季的西部,當時懦夫以67勝獲得西部第一,但是團體的氣力並冇有如戰績表現的那般較著。西部第2、第三的火箭和快船都是56勝26負,開辟者乃至因為客歲分區冠軍的法則以51勝成為西部第四,而當時薄弱的灰熊和老道的馬刺則拿下了55勝,即便是小牛也拿下了50勝。
開辟者則是令人欣喜的球隊,在賽季之初他們遭受了史上最大買賣:五虎將的先發主力走了4小我,就剩下了利拉德。
菜鳥賽季場均得分第五高,便是邁克爾-喬丹了。
不過進入了這個賽季,懦夫跑的太快,乃至連革新本身隊史最好戰績的馬刺也要屈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