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冒皇親呂驍事發[第1頁/共4頁]
惜哉日近傍晚!
便是安然喜慶、福壽連綿之意,在漢朝這是一個很吉利的詞彙,是以這時節有很多人家都用未央來給後代定名,比如後代那爛大街的國慶、建軍,也不知此時的人會不會感覺俗,歸正呂驍挺喜好這個詞,如果今後有了後代,也給她起個呂未央,嘿嘿。
那冷臉大臣見天子點頭,抱在臂彎裡的竹簡順手一甩,嘩啦啦一長片,好長的竹簡,也不知內裡都寫了些甚麼,呂驍看著幾個小黃門跑疇昔,在中間為他托著太長的竹簡,不由皺眉深思,這時冷臉大臣俄然昂首睨了呂驍一眼,唇角嘲笑。
小黃門從速提著長袍跑上前殿,到了門口一聲尖而柔的長吟:“弘農郡驍王前來覲見……”
四百年漢室即將走到絕頂,呂驍心中多有唏噓,忍不住一聲輕歎。一行人馬走了好久纔到未央宮前,此地處於長安城陣勢最高的龍首原上,而宮殿本身又建於高台之上,瞻仰以後再瞻仰,便是那天子所居之地了,真是將陣勢之操縱到了極致,蕭何啊蕭何,你倒是造的一手好屋子!
這已經是對呂驍冒充皇親赤LUOLUO的詰責了,殿內稀稀拉拉的幾個大臣,聞言都圍了上來,想聽聽呂驍如何解釋,空曠的大殿沉寂無聲、落針可聞。
“伏侍中,你看這長安城,自我朝高祖立都於此,還未曾有過如此凋敝的模樣,當今李郭之禍已去,正該大肆修整一番纔是,我部下這些士卒恰好能夠派上用處,如此也不消發兵動眾、征用民夫了,可謂分身其美,伏侍中覺得然否?”
走過幾裡長的輦道,終究來到了此行的起點——未央宮前殿,兩漢四百年皆是在此奏議國事,超出那數不清的石階,呂驍彷彿看到了昔日的唇槍激辯、歌舞昇平。
兩人整了整衣衫,舉步走上長階,伏完緊隨厥後,踏進前殿門檻,隻見內裡空間寬廣,兩旁紅柱林立,雖覺陳舊,但氣象嚴整,令人不自禁的生出莊嚴之心,再看前路絕頂處,一個頭戴垂旈冕冠,身穿玄色章紋長袍的半大孩童,年約十二三歲,正端坐於鏤雕彩漆屏風之下,垂旈遮著麵龐,看不清楚神采,但毫無疑問,他必定就是當明天子——獻帝劉協了。
不過現在皇權旁落,令不出宮廷,他再熟諳皇家律法又有何用?也不知他這番發難所為何故。
固然劉協比他的前任——少帝劉辯多了些男兒氣勢,但到底還是個孩子,一應大事均是由身邊眾臣操刀,大多數時候,他隻能點個頭或搖個頭,偶然點頭搖的不該景兒了,還得認個錯,再點頭,實足十的傀儡天子。
次子劉誕官拜治書侍禦史,所謂侍禦史,就是接管公卿奏事、舉劾不法、審理案件的人,用後代的話說,他就是省廳級司法乾部的一員,並且官階不低,前頭再加個治書二字,那律法文籍也歸他辦理,能夠說他是這裡最熟諳大漢律法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