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巧舌如簧劉英奇[第2頁/共4頁]
“劉誕小兒!汝欺吾皇家之人太過!”
“剛纔你本身說的明顯白白,世人聽的清清楚楚,還要狡賴?”劉誕大喝道。
“劉治書……”
“哦?我如何說的?”呂驍詰責道,然後不等劉誕答覆,便自顧自的接道:“你大抵冇聽清楚,我說我本來……不是大漢皇親,但是少帝早已承諾將我封王封侯了!他固然冇說封我為甚麼王,我卻感念他的坦誠,誌願與他並肩而戰,他臨死前被董賊廢黜為弘農王,我便身穿他的遺物,在弘農稱王,起兵討賊,重扶漢室!你道我為何故皇親之身發難討賊,隻因討賊一事乃是少帝遺恨!現在事了,隻盼少帝死而瞑目,這皇親的身份,我便能夠在陛上麵前放下了。”
“抵賴!”
說完,呂驍緩緩褪下了身上那件經心織就的西貝貨,眼中隱有淚光,他都快被本身的豪言壯語打動了。
呂驍見有人稱呼他為鐘侍郎,心想此人該不會是鐘會的老爹——鐘繇吧,鐘繇在三國汗青上,與王朗、華歆並列三公之一,固然那是在曹丕期間,但也說瞭然他作為臣子是個有才氣的人,三國誌陳壽也曾說:鐘繇開達理乾!
呂驍道:“記得就好,陛下和少帝回洛陽的途中,但是失散了?”
另有一點很讓呂驍很在乎,鐘繇是潁川人,實打實的士族大師出身,背後的政治力量不容藐視,與荀彧又是好友,若真是他,可要多留意一些了。
當年(189),寺人十常侍禍亂東都,何進故意肅除閹臣,卻因戰略不密反被誅殺,何進的部下袁術等人,見主將已死,儘發手中兵馬與十常侍在洛陽火併,兩派人馬殺的難明難分,不久,十常侍不敵,張讓等寺人便攜著少帝、少帝之母何太後,另有當時被封為陳留王的劉協,倉促北逃,到了黃河岸邊,張讓等寺人見無路可逃,不由痛哭流涕,遂投河他殺。
最震驚的還是劉誕,他不但震驚,還很委曲,天子罵他欺負皇家的人,但是他本身也是皇親啊。
在一旁側耳聆聽的幾位大臣,多是當年東都舊人,聞言皆是點頭感喟,此中有一名竟是潸然淚下,那人年約四十擺佈,當年曾在東都郊野北邙山接得少帝回京,此時聽呂驍提起舊事,縱是久經宦海,也忍不住動了情,抹淚道:“少帝當然荏弱,但是其性寬仁,若無黃巾、董卓之禍,一定不能興我大漢,不幸!可愛!可歎啊!”
孫策急道:“你……你如何穿了皇袍?”
那潸然淚下的大臣點點頭,這才拭去了淚水。
獻帝劉協也看直了眼,心說莫非此人舉兵勤王是來取而代之的?臉上不由有了肝火。
因而有人上前勸道:“鐘侍郎,舊事已矣,還是多看麵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