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子門生[第1頁/共3頁]
並且近些年北黎在耶律憶的統治下,厲兵秣馬,愈發強大,兵強馬壯,大有南下與大宛一戰的姿勢。
殿試和會試不一樣,隻試一天,淩晨入場,日落交卷,並且隻試策論。
鄭直站在一旁角落裡,見徐明遠看來,也是衝著他微淺笑了笑。以鄭直不過十五歲的年紀,能夠通過會試已是非常可貴,如若能夠在這殿試之上也能上榜的話,就算名次不高,也足以稱得上神童了。
能站在這裡的無不是天下讀書人中的俊彥,固然徐明遠得了會元,但不平氣的可大有人在。
殿試的禮節非常煩瑣,在入皇城前,諸生已是搜過身了,而在世人排好步隊不久,便是有三位身著紫色官袍的官員前來主持。
以雲台司現在手裡把握的那些證據,已經充足讓他死幾次了,而那些被埋在嚴府花圃裡的骸骨,就是最為之名的一擊。
對此徐明遠倒是冇多少感受,固然冇有進過太明宮,不過當初在打獵場已經見過燕帝一次,因為刺殺之事還被嘉獎了幾句。(未完待續。)
題紙用宣紙裱成,極其講求,題紙用宣紙裱成,極其講求,有紅線直格,每行二十四字。
嚴浩此人倒是冇有到此,倒不是他不想來,隻是以他肚子裡的那點筆墨,除了會乾些調戲良家,強搶人妻女的活動,可做不出甚麼斑斕文章來。
要想在這五百人中脫穎而出,隻是一些平常而談但是得不了狀元的,以是徐明遠也是仰仗著對吐蕃和北黎的體味,提出了拒北西進的戰略。
徐明遠先翻閱了一下試紙上的策題目,一共三道,大略看了一遍以後,他纔是開端研墨,一邊在內心冷靜思慮著該如何下筆。
徐明遠和白墨樓等人站在中間的位置,隨便掃了幾眼周遭的人,倒也見到了幾個熟麵孔。
這也就意味著考生的字是否都雅,就變得很首要了,如果冇有一首好字,便是做出了斑斕文章,也會因為字而打了扣頭。
策論第一道,問的很廣泛,就是對於目前大宛的對外的局勢的有何建議了,此中提了一下大宛周遭的北黎、吐蕃和南詔等國的狀況。
而吐蕃這幾年倒是內鬨不竭,各部族之間的爭鬥,使得吐蕃幾近騰不脫手來與大宛較量。如果南詔不會從中作梗,大宛隻要結合南詔,西進並駁詰事,就算不能講吐蕃完整吃下,也能讓安西四鎮的職位更加堅固一些。
這殿試隻測三道策論,對於他來講絕對是功德。
紫宸殿是太明宮中三大宮殿最內裡一座,常日裡是陛下和靠近臣子議政之地,不過每次殿試之時,便當作殿試的場合。
文華倒是精力熠熠,恒國公邇來非常炙手可熱,讓文華在長安的公子哥中的職位而是水漲船高,此時身邊站著的幾人皆是長安城裡很馳名譽的公子哥和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