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覆雲亂煜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驅直入六百裡

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驅直入六百裡[第1頁/共3頁]

並且蕭瑾還曾對蕭煜一人私語,西方有奇特作物,猶以耐乾旱有奇效,名曰番薯、玉米,蕭煜無妨假借互市之名,使馬修斯從西方帶來此物,然後在西河原、西涼州、陝州等地大力推行,可解糧食寬裕之地步。

也難怪後建終大鄭一朝,也再未能策馬南下。

與此同時,林寒親率的五萬草原騎軍已經攻入高州境內,祿時行雄師已然陳兵於朝州邊疆,而慕容燕以誅除暗害先帝首惡之旗朝大梁城逼近。

後建境內並無險可守,當魏禁策馬揮鞭,四萬騎軍從秀龍草原長驅直入,冇有遭到任何抵當,直接攻入後建境內三百裡。

顛末第一次南征得勝以後,蕭煜乃至全部西北的決策層產生了必然程度的竄改,本來號令著入關南下、一鼓作氣馬踏中原的鷹派聲音小了很多,而主張療攝生息、緩緩圖之的****聲音則是驀地之間強大起來。固然不管如何說,西北仍舊是以軍伍為主,但在實際上,這類竄改導致文官派有所昂首,才堪堪有了與武將派對話的資格。

也不過是登頂天下罷了。

平心而論,後建兵力極強,如果死戰,定能給西北軍形成不小的費事,與一觸即潰的江南軍可謂是天壤之彆,但是後建軍最大的優勢在於各自為政,常常是前邊打戰,前麵就有人落井下石,至於見死不救,貽誤戰機,更是比比皆是。五王聯軍在擯除了慕容燕後,又開端有內鬥的偏向,對於西北軍在邊疆的頻繁行動,除了封地較近的藩王,又有誰體貼?其彆人說不定還在心底抱了看熱烈的心機。

在後建,隻要有兵權就有話語權,不管是投奔五王還是投奔大將軍慕容燕,都有一份依仗,但如果冇了兵力,那就甚麼也不是了,再冇有人會多看你一眼。以是麵對來勢洶洶的西北雄師,後建方麵的守軍底子不存在死戰,幾近是望風而逃。

後建在經曆過百萬鐵騎橫行天下的長久昌隆以後,迎來了長時候的衰弱。在後建最鼎盛時,西征草原,南下中原,直珍寶竺國也未能倖免,乃至還曾渡海遠征衛國,大有天下無不能交戰之地的氣勢。隻是厥後先有白蓮教叛逆,後有東主崛起,又逢後建天子病死,幾近統統中原人都開端抵擋後建人的殘暴統治,一個偌大的帝國在瞬息間轟然坍塌,幾位實權王爺照顧年幼新帝放棄東都,狼狽逃回關外的白山黑水之間,由此也埋下了後建皇室陵夷的伏筆。

蕭瑾曾對蕭煜言道,若圖強大,必興農耕,然西北苦寒之地,不如江南中原遠矣,農耕事倍卻功半,故而不能隻圖生長,還要以武力相協,雙管齊下,文武並用,方為內聖外王之道。同時西北另有一個莫大的上風,那就是內無戰亂,江南中原固然充足,倒是戰亂幾次,流寇四起,農耕荒廢,百姓流浪。在這一點上,能與西北比擬的唯有東北一家罷了,故而要外結後建,以此為東北牧氏之掣肘。並且蕭瑾還給了蕭煜一個建議,蕭煜為了天下及後代名聲計,不敢放草原雄師入關南下,但是對後建作戰,卻不必有太多顧慮,大可令林熱帶領草原雄師東進,直逼後建朝州、高州等地,與慕容燕聯軍構成合圍之勢,迫使五王放棄大梁城,退往明白山一帶。隻要占有了大梁城,主動權便回到了慕容燕和蕭煜的手中,到當時再騰挪展轉都大不足地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