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明君和暴君[第1頁/共6頁]
當然,另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完整滅了倭國,將海上航道緊緊掌控住。
一些販子和作坊主冇有資格給皇後送禮,便求權貴代送,大海商送得最足,成箱的寶石、珍珠,半人高的珊瑚樹。
淩墨蕭以皇後在孕中,不便見客為由,禮品留下,人是一個也冇見著。
那接下來皇後孃娘做的一件事,則讓天下販子對其跪地膜拜。
也不想想朝廷開放海禁才幾年,要不是皇後當年來幽州,全麵支撐海商,哪能有明天的局麵。
而像婦人難產這類環境,推到醫館去,不但不收錢接生,還會送產婦和嬰兒很多醫藥用品。
當然,罵他冇題目,誰敢罵一句冬素,那就彆怪朕做暴君!
販子的後代有科舉權,這的確顛覆了傳統,倒反天罡!
彆藐視三年纔給一個名額,就為了這個名額,信賴販子們會將其視為家屬翻身的鑰匙,儘力跟權貴做出切割。
但你要說砍他五分利,再給三分,他當即戴德戴德。
皇後孃娘一句話,不但救下既然被砍的樹,還為這棵樹打造了一片叢林!
薑氏多聰明啊,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帝後聯手做局,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讓難以推行的海商律獲得支撐。
冇想到此提案一出,還炸出了這個核心的關頭題目,那還說甚麼,朝廷必須儘力支撐皇後啊!
三年後,則可獲得一個保舉名額,其嫡派後代可插手科舉和女官測驗。
偶然候暴君可比明君好辦事多了。
而讓冬素驚奇的是,這較著侵害到淺顯讀書人的好處,可讀書人的反對聲並冇有那麼高。
與其讓販子跟權貴一體,受權貴掌控,天然是讓朝廷掌控更好!
蛇、鼠、蟲這些東西,也是葷菜。
皇後對百姓的善舉,那是數都數不過來,那裡有天災,那裡就有皇後的女官帶著物質趕來。
“而現在本宮給了販子超越階層的機遇,那麼今後今後,販子就有了另一條路。”
實在不止是販子,統統人都一樣,升米恩,鬥米仇。
薑氏帶寶兒進宮求見皇後一麵,冬素也冇瞞她,拿薑家做筏子,正因為薑家是她的人。
明不明的,這一代被罵也冇事,信賴千年後的百姓,自會為他說句公道話。
還是得走皇後的門路,皇後孃娘重商重工,支撐商貿小工坊,娘娘又是活財神,甚麼專利獎、科研獎,動不動就散財。
淺顯百姓的認知裡,已經有了,‘皇後孃娘做啥都是為我們好’這個觀點。
有人提出聯名上奏,請陛下萬不成廢了海商律。
試問從古至今,有哪個帝、後這般對待百姓過?
因為他們發明,能跟皇後孃娘搭上話,家中有女兒在皇背工下當差,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
而像村裡的根本水利設施,水車、蔞車這些,村莊太窮購置不起,你找官府,官府纔不睬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