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時候那些愛情 - 第99章 諸葛亮與黃氏女(三)

第99章 諸葛亮與黃氏女(三)[第2頁/共3頁]

乃至,身為父親他也信賴,若阿碩此生不嫁,留在家中摒擋族務、教誨後輩,她也決計做得超卓……但,世人對女子何其刻薄,畢生不嫁的士家女,會受俗子們多少流言鄙薄?

依禮法,婚嫁當日,最持重莊嚴的典禮便是一雙新人同牢合巹。

男方遣媒求親,待女家應允以後奉上采禮,是為納采,這是兩邊締結姻親的第一步。

采禮依著時下的規製,最為首要的禮版之上謄寫了各方禮文,婿父姓名,媒人姓名,左方則列舉著男方送來的百般采禮。禮版裹以皂囊,纏以白繩,封章普通,十二分的精美。奉上禮版以後,便是正式的中庭獻禮了,羔羊一口、豕一隻、雁一雙,黍一斛、稻一斛、清酒一斛,笥中盛繒,奩中盛采,黃絹囊中盛米……

而這孩子性子又肖父,隨便不拘,天然放逸……在她看來,成不結婚大略並冇有那麼首要罷。

他的阿碩,如許才識出眾的孩子,為父母的又那裡捨得讓本身視如拱壁的珍寶受這等非議?

幼時學《女戒》,纔不過沖齡的女童,倒是將這卷百餘年來天下女子奉為圭臬的戒條,依著《卑弱》、《佳耦》、《敬慎》、《婦行》、《用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條分縷析遂一駁斥,令得傅母啞口瞠目。

諸葛氏與黃氏攀親,納采那一日上門的乃是諸葛孔明在官學時的兩位同窗老友——徐元直與崔州平。二人皆為荊州官學中的俊彥人物,又俱是二十出頭的俊郎青年,此時鮮衣策馬,蹄下揚風,一起引了襄陽城中很多人家紛繁側目。

厥後她年紀漸長,學經史諸子,習詩賦琴棋,更兼該百藝,於堪輿、觀星、百工之類也廣有瀏覽……如許的資質卓絕又勤恪向學,不似女郎,倒更像儒生學子些。乃至,在各大士家的同齡後輩中,似她這般的亦是寥寥。

莫名地,一向以來模糊有些惶然的心境彷彿有了個定處,垂垂安寧了下來。

而後帶著些不測和莫名的無措,黃碩在親朋諦視當中,由仆婢奉侍著出閣,任他牽著她登車,而後乘著婚車一起回到了襄陽城外二十裡的南陽隆中。

——固然不知今後會如何,但起碼是個不錯的開端,不是麼?

納采以後,便是問名,即將女子的名姓及生辰年代送去廟中占卜,觀其休咎以決定是否適合攀親,若成果為吉,便告於女家,是為納吉。而後送聘禮於女方,是為納征,既而擇訂婚期。

十七歲的少女,還是一身蘭青色細絹襦裙,長髮綰作了雙平髻,素致而雅淨。她亭亭立在中院垂葛蔭蘿的垣牆邊,悄悄看著庭中細蔑織成的竹籠裡那一雙褐羽白額的鴻雁……這,是那人親手所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