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悟縣誌(上)[第1頁/共4頁]
官僚書群(128731586)中有《新星》這本書,能夠下載。
也就是說,胡晨陽是第22任德修縣委書記。
“滿朝歡”!看到這裡,胡晨陽不由啞然發笑。
當時,胡晨陽還隻是一個小秘書,實在有很多想問的,內心癢癢的,卻不敢多問。怕高超亮說他:“你小子,想學李向南啊?”
……
胡晨陽心道:德修如此,新峽也是如此,都如許。
……
汪國本點頭:“很難。鼎新,在某一個點上衝破,是有能夠的,但要象李向南那樣,甚麼都要按他本人的企圖停止,那就不是普通的難了,必須得有特彆身份或者說特彆權力了,實在,這還是當代所謂‘清官’情結。”
明天,胡晨陽就想抓緊時候看《德修縣誌》的,隻是因為來人不竭,鐘建國更是呆到半夜才走,冇當作。
前人關於縣治,另有一句話也很馳名:“民為邦之本。縣乃國之基。安邦之難,難在固本;治國之難,難在強基。”
……
章鑒(1214―1294),此人與民族豪傑文天祥同一期間,也是宰相,比文天祥大22歲,算是前輩了。章鑒是支撐文天祥抗元主張的。文天祥的《上章鑒杭山書》、《謝章鑒杭山書》,賜與他很高讚譽。當時,文天祥也確切急需支撐。
黃庭堅是個奇才,縱覽六藝,博學多聞,中過進士,與張耒、晁補之、秦觀拜在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政治上也與蘇軾共進共退,屢遭貶謫。以文學著稱,特彆是詩寫得好,是當時獨一能跟蘇軾相提並論的。黃庭堅的書法也極好,為宋四家之一,是宋書尚意的首要人物。
但他冇有投降,冇有跟阿誰留夢炎一樣做降臣,做漢奸,又還算不錯了。
------------
胡晨陽喜好看《縣誌》,在新峽縣時,他與宋麟廬白叟最後的來往,就是從共同參與編撰《新峽縣誌》開端的。
胡晨陽又問:“汪書記,實際中,一個縣委書記,能象李向南那樣大刀闊斧地鼎新嗎?”
是不是也碰到了“豆腐渣”工程呢?
ps:《感悟縣誌》這類章節,寫起來真累啊,但又是必須的,一個新任處所帶領,都是要看本地縣誌的,也都會有本身的解讀。
這裡,史上冇交代清楚,是在建橋過程中就塌了,還是建好今後塌的?
但是,因為經曆了亡國之禍,宋朝能夠留下的處所誌已經極少了,傳到現在的處所誌,多數是民、清期間的版本。
這個排位,也是有事理的。如果章鑒未曾做“章開遛”,以他在宦海的職位,恐怕要排在前三吧?
之以是如許說,是因為章鑒是有汗青“汙點”的,就在南宋政權岌岌可危時,章鑒害怕元兵的強大,感覺實在是“扛不住”了,便尋了個藉口,開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