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獨不見,自惶恐[第1頁/共4頁]
論及權勢,河東王不算最高。單單在龍門周邊便有宰相岑長倩、楊執柔包含武承嗣各自設席,跟那些南高官官們比擬,河東王貴則貴矣,但卻權勢仍遜。
略作沉吟後,李潼抬手叮嚀楊思勖取來紙筆,先對宋之問笑一笑,然後提筆便寫了起來。本日之事,他的確有些措手不及,陳列珍貨,一個目標也是為了遲延時候。
李潼臉上笑著,內心卻在暗罵宋之問這傢夥,看著倒是人模狗樣,公然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竟然給他搞俄然攻擊!
宋之問見少王提筆,眉梢頓時一揚,本身便也提筆細吟起來,方纔落筆首聯,卻見少王已經放下了手中的羊毫,正在淺笑望著他。
合座來賓,有的熟諳,有的則不熟諳,交遊廣漠的喬知之主動充當知客,向少王先容新來的來賓。比及世人都混個臉熟,喬知之不乏感慨道:“大典期近,朝野士流悉赴龍門,大王廳堂所聚可謂斑斕過半!”
喬知之吟唱結束後,不乏遺憾的感慨說道。
他也不求能夠壓得過沈佺期,但在稍後能夠賽過少王一籌,就算是達到目標了。
“俗物陳列,非為迷情。華彩之物,邀以珠璣之辭。令媛易得也,令才實難求,堂設諸物,隻待諸位垂手揀取!”
宋之問的確也是存的這個主張,他此前受武氏拜托,要參與承平公主降嫁禮事為武家助勢,但少王邇來風頭難扼,也讓他有些擔憂。屆時如果兩邊所邀才流太不對等,不獨武氏尷尬,宋之問也要大受所累。
李嶠等人對於宋之問詩作如何也都很有獵奇,見宋之問寫完後便趕緊取來傳閱,並細語扳談定見,過了好一會兒,纔將宋之問的詩稿疊在少王下方。
“可憾辭樂譜定,不能再複古日王府群聲並議的嘉話。”
李潼在席中也是鼓掌喝采,不吝誇獎,這一首《獨不見》作為沈佺期代表作之一,程度天然是極高。真要論到技能的利用,實在還要賽過王維《洛陽女兒行》。畢竟王維少年習作,勝在立新,卻還遠未達到其人頂峰期間的水準。
說話間,他又望向少王:“日前未有臨席應教,引為大憾,不知本日是否有幸能從教大王?”
未幾久,楊思勖去而複返,身後隨行十多名奴婢,各托珠玉斑斕美器,一一陳列堂中,一時候堂中珠燦爛室,寶氣橫溢,非常惹人存眷。
在世人呼喊聲中,喬知之便當眾吟唱起來,首聯歌出,已是合座喝采,全詩唱畢,讚美聲更是不斷於耳。
幾人瀏覽過少王作詩,各自麵色有異,沈佺期更忍不住對少王做一個拱手的行動,隻是為了免於打攪堂中旁人而冇有發聲,但旁人也能看出這是對少王表示佩服。
待到奴婢將少王詩作呈上,見是五言古意,也並不感受不測。《獨不見》本就樂府舊題的五言怨歌,沈佺期七言定律是比效少王的《洛陽女兒行》,且經心專擬多日,天然不能比這類逢場作戲的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