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名馬梨花落[第2頁/共4頁]
如許一匹馬,代價凹凸不好說,歸正他也冇費錢,他丈人唐修忠送他的。
他這裡話音剛落,同業一名勳貴後輩已經忍不住嘲笑道:“大王未見人事,才作此言。時下西京所謂留守三勤,一勤西內,二勤兩市,三勤平康。”
待到他們各自坐騎引出,一時候也是非常壯觀,各種龍形、獅子樣、虎紋、豹錢之類。
人有虛榮,馬也有傲氣,待到各自翻身上馬,無需力策,李潼胯下良驥已經挺躍而出,周身梨花飛舞,比方東風搖落,確是美不堪收。
“如何說?”
名馬疾行有若奔雷之勢,門路上飛揚的煙塵拍打在臉上,模糊出現一股刺痛感,但卻能讓人更加鎮靜,隻但願風阻能夠更狠惡一些。暴風吹灌之下,衣袍拍打著身材,那種利落感又遠遠超越了彆種豪情。
李潼有一匹名馬名為梨花落,青驄馬種,通體均勻漫衍著連錢白花,足力雄渾,奔馳起來如梨花搖落,望上去美不堪收。
李潼等人不需列隊入城,自有側門直入,但是當行到近處的時候,便見到城門處多帶甲持械的兵卒,固然有萬年尉徐堅導引,但城門處那名校尉還是故作姿勢的驗看信符,過了好一會兒才擺手放行。
現在的神都城還冇有一個完整的外城牆環抱,除了幾道出入的城門並附郭以外,很多處所還僅僅隻是籬牆、短垣。並且洛陽城在興建的時候更多考慮到對陣勢的化用,遠不如四四方方的長安城顯得莊嚴嚴肅。
行過城門時,徐堅上前解釋道,但相互也知這隻是自我開解罷了。就算西京守軍兼取諸道,但城門關鍵總不能有太大人事忽略,側門出入者很多,唯獨他們一行被阻驗信符很久,較著就是在添堵。
及至李潼行上來,叮嚀家人將馬鞍等騎具設備上去,李守禮才一臉訕訕的退到一側,並酸溜溜說道:“若我有此良驥,哪忍皮索勒之!”
良馬自通人道,無需狠心催促,隻需觸點前胛骨,或徐或疾自隨情意。
唐家創業以來,對馬政便非常正視。武德、貞觀年間,有馬不過幾千匹。顛末幾十年的生長與對外開辟的戰役紅利,現在馬事已經非常強大。
當然這類城池佈局也是有好有壞,如果純粹從宜居性而言,李潼還是感覺洛陽要更勝一籌,而西京則顯得有些壓抑。
“馬在那邊?”
到現在,單單隴右牧監便常備良馬幾十萬,再加上漫衍各地的馬監與兩京閒廄,馬匹具稀有量遠不是初唐期間能比。
比較而言,長安城給李潼帶來的打擊感要更大,這不但僅是因為範圍弘大帶來的震驚,另有長安城池修建較之洛陽也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