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第1頁/共4頁]
聽到黑齒常之這發起,李潼內心一樂,暗覺黑齒常之這發起有點公報私仇的味道,百濟跟高句麗固然同處半島,但這對鄰居乾係卻實在不好。哪怕各自都已滅國,遺民之間怕也難以相處和諧。
當吐蕃厲兵秣馬、舉國為戰,降服吐穀渾的時候,大唐軍隊還在跟東北三國死磕,對吐穀渾這個本就不誠懇的屬國安危並冇有賜與充足的正視。
黑齒常之幾次感慨,李潼都聽在耳中,內心感受天然非常龐大。
吐穀渾的得失之對於大唐與吐蕃的博弈,其意義之大不管如何說都不為過。
吐穀渾作為高原與高山的過渡地帶,對吐蕃這個新興的政權而言,就意味著將來、意味著但願、意味著無儘能夠!
固然詳細的戰術上,李潼不會乾與太多,但是詳細到人物兼顧,還是以他為主。高句麗遺民幾個頭子跟他乾係都不差,並且其遺民李潼也早有效處,用以彌補河朔方麵與突厥的戰役,趁便製衡鐵勒諸部。
起碼眼下兩國情勢,還冇有達到最壞的程度,乃至還要好過開天期間。
先當孫子後當爺,祿東讚父子算是用實際施動充分貫徹了這一思路,一旦收伏吐穀渾、消化幾年,積累氣力以後,便以吐穀渾為根本西出,一戰奪下安西四鎮!
後代之人哪怕冇有充足的地理知識和軍事思惟,但隻要能看輿圖,就能感遭到吐蕃在兼併了吐穀渾以後所彰顯出來的那種計謀上的威懾。
青海便是吐穀渾的精華地區,如果能夠在青海駐軍,保持對吐蕃的擾亂,那麼吐穀渾給吐蕃的補給才氣將會大打扣頭。大唐有著隴右這個大基地補血,足以環繞青海跟吐蕃軍隊耗下去。
固然貞觀期間鬆讚乾布在鬆州就撩了幾句狠話,可他如果敢跟大唐全麵開戰,不說乾不乾得過的題目,遵循當時高原情勢,能夠以後成績霸業的就不是吐蕃,而是當時還未被滅的象雄。
將來這一場戰事,最高的計謀目標是節製住吐穀渾境內的青海地區,如果能夠完成,便即是將過半的吐穀渾故地收回擊中。
另有就是不竭的向大唐勢弱,讓大唐忽視其威脅,乃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將本身的兒子入質長安,即就是阿誰最超卓的論欽陵。
而在征服吐穀渾的過程中,祿東讚也是極儘巧思詭計,一方麵在正麵疆場上不計代價的投入,一方麵滲入吐穀渾內部、策反吐穀渾權貴。
以是,他們固然立下了兵進青海的誌向,但想要實現,還是要紮踏實實的一步步來。
從長遠來看,高宗時的計謀恰當的確是遺禍深重。攻滅高句麗所帶來的回報,遠遠彌補不了放縱吐蕃兼併吐穀渾所形成的喪失。
但是以後跟著吐蕃外寇節拍加快,吐穀渾作為其首要的兵員與物質補給地、那真是高壓水泵不間斷的抽血,吐穀渾遺民天然是深厭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