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第1頁/共4頁]
這一起唐軍的統帥,便是益州多數督府長史、漢王李光順。李光順之以是率眾至此,既不是為了集見諸羌胡酋首,也不是為了攻伐吐蕃,而是為了驅逐將要入唐的吐蕃東域赤尊公主一行。
李光順聽到這裡,神采稍稍有所和緩。
八月末、玄月初,川西溝嶺間草木漸有殘落,陰冷的山風穿澗過嶺,氣候也逐步變得陰寒起來。
“蕃國君臣離心悖義,勢成水火,幾至不能相容。琛氏此女雖出身豪強宗戶,但卻並無親長包庇,處此旋渦之境,全無自保之力,不甘為人指掌玩物,遂生逃國投唐求庇之念。蕃國君臣授以虛榮、加以借使,還是毒害之計。”
雍王可向來冇有繞過朝廷去聘結外邦的籌算和行動,蕃女入國一樣是青海大捷的過後餘韻,這更顯現出雍王在青海克服蕃國大論欽陵後,於西方所建立起來的聲望之高貴。
現在見郭元振招引蕃國公主入國,自家少弟還不知會是以接受甚麼樣的物議指責,李光順天然憤怒至極,對郭元振也討厭到了頂點。
既然終究還是決定要招引蕃女歸唐,在這方麵郭元振天然也思忖很多。蕃國以和親為名,那是蕃國的事情,但在大唐看來,蕃國王室就是已經接受不住權臣噶爾家的欺侮,以是才調派王女出國求援。
吐蕃方麵的步隊還冇有到達,李光趁便趁著這點時候,分遣兵眾傳告並擯除堆積在打箭爐四周的羌胡人眾,清除打箭爐周邊那些閒雜耳目。
大唐立國以雄渾,所收留包庇的異國王族不在少數,且不說本就被大唐所攻滅的西突厥興亡、繼絕可汗,最典範的莫過於波斯薩珊王朝的王子俾路斯,其人亡國來投,大唐不但加以庇護,乃至還曾嘗試幫忙其人複國,固然終究未果,俾路斯終究也死在了大唐的地盤上。
這也難怪,他們兄弟幼來相依為命,豪情篤深。現在處境雖有轉好,兄弟分領一方,但李光順自知這滿是少弟儘力鬥爭來的成果。
直至郭元振一行引領著步隊中的吐蕃使者入城拜見,他臉上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點頭應過吐蕃使者的入前禮問,以後便開口說道:“公主遠來,行途辛苦,小王於城中略作簡設,請公主入城小作憩息。”
李光順聞言後冷哼一聲,入堂坐定,兩眼仍瞪眼著蒲伏在地的郭元振。
“說!”
接下來,郭元振便將此行經曆各種簡明扼要的報告一番,也並冇有過分襯著誇大這當中所經曆的重重凶惡,隻是將蕃國海內幕勢、以及這所謂赤尊公主入唐和親的啟事細心分講了一番。
漢王李光順於城門內等候驅逐,及見如此龐大範圍的步隊,眉頭已經暗皺起來。
打箭爐位於雅州以西,與雅州隔大渡水相望。此境在後代另有一個更加耳熟能詳的稱呼,那就是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