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冠冕唐皇 - 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

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第2頁/共6頁]

杜暹聞言便也不再拘禮,入前伏案看了一眼牛心堆的簡圖,提筆在這圖紙上一勾,新勾出的墨線剛好與蕃軍所發掘的戰壕溝塹堆疊,使這一條防地變得更加粗重,也讓圖紙上的牛心堆方位更加凸顯,與輿圖上其他的元素隔斷伶仃起來。

那錄驛向西的這一段赤水河道又被稱為赤水源,青海本地則稱為沙棘溝,河道固然曲盤曲折,但卻直通現在蕃國雄師地點的積魚城。

並且疆場上情勢瞬息萬變,遲延出的這段時候還不知會給疆場帶來如何的變數,起碼對於唐軍的後勤是一大壓力。

“剋日以內必然要霸占牛心堆!”

當然,蕃軍的這一做法也流暴露幾分底氣不敷。前路人馬的慘敗讓他們熟諳到唐軍戰役力之強大,在正麵疆場上的攻防之計尚無建立,隻能在戰役以外的元素上另辟門路。

唐軍可並冇有家眷隨軍、戰役與出產同時停止的風俗,幾十萬雄師離境遠來,每一天的物質耗損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一旦在這過程中產生後勤不繼,必會軍心動亂、戰役力大幅度的下滑,乃至有能夠不戰自潰。

首戰得勝,但前鋒人馬的任務仍然非常的艱钜。特彆是當戰線推動到大非川西麓以後,全部疆場的計謀縱深擴大數倍,疆場情勢也是以變得龐大非常,蕃軍前路人馬固然喪失慘痛,但後續兵力仍然極其可觀,隨時都有能夠從任何方位呈現。

另有比較首要的一點,那就是大非川南麓有平坦門路連接著海西的伏俟城,一旦雄師主力於彼處駐紮,必定會遭到伏俟城噶爾家的側翼擾亂。若分兵攻拔伏俟城的話,在正麵疆場上便防備不住來自積魚城的蕃軍,而蕃軍既然作此安插,必定也不會放過唐軍分兵的這一戰機。

火線的雄師主力前路得以清除,行軍速率一樣的加快起來,中路積石道行軍大總管夫蒙令卿再遣五千勁旅日夜兼程到達暖泉驛,歸入郭知運麾下,持續擴大唐軍的上風與主動權。

固然內心已經做出瞭如許的決定,但是想到接下來戰役的艱钜與可預感的慘烈,郭知運表情還是沉甸甸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他這一聲令下,以後的戰役中不知又會有多少赤膽忠心的將士們將會伏屍於牛心堆那稱不上險要的坡嶺上。

這一起蕃軍將近兩萬餘眾,直接的斬獲固然隻要非常之一多一點,但若加上那些逃散、受傷與投降的,能夠說是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戰役力,幾近不成能再成建製的參與到後續戰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