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冠冕唐皇 - 0960 青海盟會,以胡製胡

0960 青海盟會,以胡製胡[第1頁/共4頁]

入貢分為春秋兩季,貢額也並不高,每貢人取一縑。如許的征貢力度,絕對不算是甚麼大的承擔,並且並不存在太大的強迫性,因為大唐底子就冇有把握這些部族的詳細人丁數字,諸部落豪酋們如果不肯意,乃至能夠一縑不繳,當然前提是要放棄在盟會上的話語權。

李潼這麼做,也是鑒戒了汗青上吐蕃的做法。汗青上在處理了噶爾家這一大患以後,吐蕃便將吐穀渾莫賀可汗任命為大論,以確保青海仍然處於吐穀渾的統治之下,乃至聯絡較之以往更加緊密。

當然這內裡也存在一個題目,那就是青海本身紡織業並不發財,大唐收取貢物的縑本身並不能出產。但這冇乾係,他們大可之前去鄯州,在那邊的官造榷場將方物售賣調換。

當李潼講起針對青海的這類統治形式,群臣在細節方麵提出一些質疑與彌補以後,很快便獲得了高票的通過,乃至有的臣員表示大能夠在彆的處所也依法推行。

固然要擴大樞密院的權柄範圍,但李潼並偶然在朝中增加太多的冗司冗員,首要還是從本來存在的部司當中拆解歸併。

這此中一個比較典範的例子,就是數年前策動兵變的契丹大賀氏。契丹本有八部,但此中唯以大賀氏最為靠近大唐,也獲得了大唐的重點拔擢,成果就是養虎成患,大賀氏的李儘忠悍然叛唐,給河北與東北的次序帶來了極大的粉碎。

至於這方麵所產生的賦稅耗損,大唐會承擔一部分,不敷的份額則就需求盟會停止籌措分擔。畢竟大唐駐軍也是在給他們守家,如果賦稅不繼,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回防海東,而他們則就要再次接受吐蕃的打劫魚肉。

光複青海後,大唐拔除了本來吐蕃或者說噶爾家在青海所實施的一係列征斂苛政,僅僅隻儲存了入貢與征募的任務。

除了這些比較首要的人事安排以外,其他雄師功士們,也都考慮他們各自的誌願與邊務需求,或入朝禁衛,或北出磧口,為下一步的交戰大計儲備士力。

諸如本來就存在的鷹苑豹坊等武將培訓機構,以及軍火監、太仆寺、司農寺等諸司武事相乾的人事機構,將會慢慢歸入樞密院管束中,跟著事件運轉磨分解熟,逐步的裁撤本來機構,成為樞密院部屬分曹。

慕容萬入朝,青海本地不再設立名義上的統治者,而是代替以盟會的體例停止辦理。本地諸部落遵循各自所擁部眾數量,在盟會上獲得必然的席位與話語權,將來大唐將直接通過與這個盟會停止對話,直接的對青海實施辦理。

針對這一題目,群臣也都停止了一番會商,終究決定青海國王慕容萬改封青海郡王。雖隻一字之差,但卻完整抹去了吐穀渾作為一個皋牢政權的獨立性。

如此,青海的軍政次序便格式初成,跟著時候的推移以觀效果,並隨時停止調劑,而大唐也終究能夠從青海這一戰局當中抽身出來,大大減輕邊務上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