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第4頁/共4頁]
像是宋璟在海東剿除粟末靺鞨一戰,便得獲俘虜幾萬戶。而在其他疆場上,大唐也都各有推動,開元九年針對漠南與磧口一係列的掃蕩,所收繳的鐵勒與突厥諸部人丁一樣也稀有萬戶之巨。
但究竟上,真正讓那些入唐群胡餬口悲慘、近乎朝不保夕的,恰好恰是這些胡酋貴族們。
諸胡並無完美的典章法度,其統治是建立在絕對的人身節製這一根本上的,以是需求高度的堆積才氣保持其統治。
有關這一節,他俄然又想到一樁軼事,望著宋璟淺笑道:“傳聞昨日京東館驛中有靺鞨人前去驅逐?乞乞仲象之子祚榮早多日前便廣邀靺鞨在京人物,號令人捐輸集貨,言要厚謝宋卿為其族支報仇之恩。”
但當年的大唐開邊政策,還是以攻代守,是為了確保國土邊境的完整與安然所停止的一係列戰役,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國土的安然。
大唐本身便體量龐大、邊境廣寬,在國境周邊生活著大量的胡族人丁。伴跟著大唐國土的擴大,戰役、商貿等各種交換情勢逐步讓這些胡部人丁進入到大唐國門當中。
大唐固然不會過分的虐待這些入唐群胡,但三畝薄田、歲有恒出,更有工商百業、行市互補。哪怕這些胡人本身不能融入大唐的餬口中,但另有官府構造的各種工事勞役,也會獲得一些腳力補助。
眼下看來,這類人丁流入的征象還算是比較正麵的。
大唐又不是要教養的這些胡人一個個知書達禮、滿腹經綸,僅僅隻是讓他們明白律令製止、恭敬餬口,難度實在並不大。聽不懂事理,總能認得清刀劍。
但即便眼下不成禍害,大唐社稷若想長治久安,相乾題目也必必要正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