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第2頁/共4頁]
待到部民用雪塊填滅了火塘,老翁纔看一眼帳中不幸的孩子,感喟道:“娃子若熬不疇昔,是他生逢歹命,開年春暖再作出產,不值得為此冒險。若隻引來唐軍還倒罷了,若被牙帳巡查的衛隊發覺,合族怕都要遭扳連……”
而漠北這一片草原,便是北方諸多胡部的發源地,遠至匈奴、鮮卑、丁零、柔然,近世的突厥、鐵勒等諸部,包含後代的回紇、蒙古等等諸多北方胡部,都是從這片草原上生長強大起來。
是以漠北地區以鬱督軍山為中間,構成了一片北達北海、南抵河西的廣袤草原。
固然對中原王朝而言,陰山以南的敕勒川地區是與漠北諸胡或戰或和、各種事件產生最為頻繁的處所。但是作為瀚海中間的鬱督軍山,才真正決定了漠北權勢興衰的走向。
大唐攻滅東突厥一戰,在唐太宗精美絕倫的計謀安插之下,乃至都不需求勞師遠征的到達鬱督軍山。但這又給了薛延陀以狐假虎威的機遇,薛延陀挾助戰大唐攻滅東突厥之威,設牙鬱督軍山,但願成為草原新的霸主,不臣之心已是昭然。
倒是作為阿史那疏族的骨篤祿兄弟,因為趕上高宗賓天、大唐朝局混亂的好機會,陣容逐步強大起來。
早在南北朝期間,發源於鬱督軍山西麓金山的突厥作為當時草原霸主柔然的奴部、東遷進入草原政權的核心腸區,自此開啟了其光輝的崛起過程。
最後的突厥僅僅隻是草原上並不起眼的一個小部落,但當時的阿史那部不竭的結合兼併其他強大部族權勢,並終究結合當時的西魏政權擊敗了柔然,獲得了鬱督軍山的節製權、設牙於此,正式宣勝利為新的草原霸主,開啟了其長達百年的草原霸業。
朔方三受降城的建立,固然讓大唐重新把握了漠南地區的計謀主動權,讓突厥難以再幾次南下寇掠,但對漠北的情勢乾與與影響力度卻不大。
草原上過冬天然冇有太多的柴炭取暖,牛馬糞便烘乾後便是最首要的燃料,但這一類的燃料卻都煙氣極大且濃而不散,這在陣勢開闊的草原上自是最好的查探標識。
一俟在漠南獲得了必然的權勢根本後,骨篤祿旋即便回兵北上,出兵寇掠擯除在大唐皋牢管束下朋分鬱督軍山地區的鐵勒諸部,再次設牙於此。就是因為若不設牙鬱督軍山,便談不上是突厥的正統,無從擔當東突厥的遺產。
他視野略一打量,便發明不遠處一處氈帳正有濃煙翻滾出來,頓時一驚,闊步行走上前,著令族眾們用厚厚的氈布覆蓋漏煙的裂縫,同時走進煙霧環繞的帳中破口痛罵道:“牙帳前日傳令嚴禁炊火,你們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