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進軍朝鮮[第2頁/共4頁]
9月3日,意、美兩邊代表在西西裡島錫臘庫紮四周的橄欖林中簽訂了寢兵和談,規定意軍當即停止軍事行動,海、空軍撤往盟軍指定地點,並當即撤回在外洋各疆場作戰的軍隊,盟軍有權利企圖的各個機懲軍事基地。
在此環境下,意統治個人決定丟棄墨索裡尼以擺脫危急。1943年7月24日夜。法西斯最高委員會通過決定,規複君主立憲,把軍隊批示權交還國王。
與此同時,盟軍在歐洲疆場也停頓順利,勝利打倒意大利墨索裡尼政權,迫使意大利投降。
每天都有大量的軍隊死在橋上或者是江岸旁,順水而下的屍身充滿了全部鴨綠江,獻血將江水都染紅了,慘烈程度隻要淞滬會戰時的羅店疆場能夠比擬。
1月19日,就在陳鋒從華盛頓返回重慶的同一天,中日兩邊在朝鮮北部的白頭山(長白山)地區展開苦戰,兩邊都出動了多量的裝甲軍隊和戰機,戰役從一開端就極其慘烈,日軍接到的死號令,大本營要求關東軍各部即便是全軍戰死也不能後退一步,絕對不能退出朝鮮。
岡村寧次固然並不認同大本營的做法,但是卻無可何如,他也曉得朝鮮現在已經成了全部日本高層和軍隊的遮羞布,如果連朝鮮這塊肥肉也丟了的話,那麼日本真的間隔敗北不遠了。
墨索裡尼垮台和巴多格裡奧當局無前提投降並對德宣戰,標記取柏林一羅馬軸心的崩潰,是反法西斯聯盟的一大勝利。
短短19天的戰役給兩邊形成了龐大的傷亡,中國國防軍戰死2萬餘人,傷3.8萬人。因為日軍的兵器設備全麵劣於中國,以是日偽軍的傷亡更加慘痛,直接戰死的兵員就高達6.8萬人,受傷的更是高達9萬人,其航空軍隊和戰車軍隊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被擊落的戰機超越了1100架,被摧毀的坦克也有構造960輛。
這個發起獲得了與會統統初級統帥的支撐,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部決定於44年3月到5月在法國的南麵的停止大範圍登岸作戰,斥地歐洲第三疆場。
至於意大利那支搞笑的軍隊更是不堪,處於“崩潰狀況”。兵員嚴峻貧乏。士氣降落。斯大林格勒慘敗後。希特勒以東線局勢嚴峻為由,回絕給墨索裡尼供應新的援助,並逼迫墨索裡尼持續征兵充當炮灰。
隨後,英國輔弼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停止閒談,商定意的寢兵前提,受權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受降。
中國當局和軍隊的大行動讓日本方麵非常嚴峻,顛末一年多的戰役,日本方麵國力持續降落,固然軍隊的數量因為中美英蘇四國回絕和談而暴增,一度增加到了600萬人,但是戰役力卻降落到了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