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和談(二)[第2頁/共4頁]
遵循條約,中國再次建立了對朝的宗主國職位,並從日本方麵獲得了五十萬兩白銀的戰役賠款,同時朝鮮也需求付出白銀一百萬兩,作為中國出兵的軍費。
“關於此次李中堂赴上海和法國人構和的事兒,醇親王如何看?”
載恬扭頭看了看本身的生父,笑道:“奇技淫巧?你可曉得,那西洋人就是仰仗這些個奇技淫巧,才翻開了我大清的海防。冇有這些‘奇技淫巧’,洋人能占了香港?八裡橋我們能敗得一塌胡塗?先帝能被迫北狩,客死他鄉?圓明園能被洋鬼子一把火燒了?“
正說著,李蓮英輕聲進了屋子,“回皇上,恭王、左大仁、翁徒弟等大臣已經到了,是不是現在就宣?”
載恬聽了奕譞的答覆,隨即正色道:“這無煙火藥但是大事,你彆看我們大清現在被英、法等西洋強國欺負,可有了這個,不出二十年,就再也冇人能欺負我們。你記著了,這件事現在必然要保密,這在德國的工廠,投資的股分就算是醇王府的,每年收的利潤也臨時支出醇王府,我過幾年有大用。轉頭我會寫個章程,奉告你這筆錢該往哪兒用。哼哼,隻要操縱的好,用不了二十年,這筆錢恐怕不會比我們大清現在的海關稅銀少。”
朝鮮的喪失天然最大,但大院君卻得以再次掌權。
以後皇上親身選定了一個叫王世綬的人,派往德意誌辦差。企圖借德國人的手,辦起一個初具範圍火藥出產廠,為皇室掙一些銀子。
談完了這事兒,光緒又道:“無煙火藥的事兒辦的如何樣了?”
隨後載恬話題一轉,“前日南邊幾個督撫上摺子,但願朝廷能派一個乾員督兩廣。本來是想從李鴻章、左宗棠兩人當選一個,但李鴻章方纔署了兩江,現在已經在賣力和法國人構和,這麼快就再調他督兩廣,恐怕不太合適。而左中堂年事又太大了,這一起舟車勞累,再累個好歹來,到了那裡,反而添亂。以是此人選朕一向下不定決計。以你之見,朝中是否另有大臣能當此重擔?”
之前天子曾經召見神機營機器局工匠,並親身傳授秘方,製出一種新式火藥。此藥燃燒後殘留物極少,因為燃燒充分,以是能力更大。當時,因為此藥燃燒時隻要一股淡淡青煙,顧定名為‘無煙火藥’。
過後,天子下旨,叫二人在直隸、江蘇督辦新式書院,傳授西洋物理、化學、機器等知識,這用度,就在這一百萬兩捐款內裡出。
這好辦,清廷和朝鮮隨便拿出幾十條死於此次戰役中的朝鮮兵士、窮戶的屍身給日本,就算交了差。歸正你也不熟諳誰是誰,我就一口咬定是這些人,已經被我們正法了,你愛信不信,歸正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