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1頁/共5頁]
過幾天又傳來動靜,老熊嶺四周的山賊草寇大肆出動,到瓶山丹宮古墓裡“濾坑”,各方產生了狠惡的武裝牴觸,死傷了很多人,不但把丹宮祖洞都毀了,並且還嚐到了長處,感覺盜墓能發大財,糾集步隊突破了本地縣城,用火藥炸開了怒晴縣的“鳳鳴古塔”。
可陳瞎子卻道:“瓶山古墓空折了我們很多兄弟,此乃我臨機不決,事前又未能運營全麵之過,倘若按例該當白刃過頸身首異處,理應先斬吾頭,這幾個兄弟固然有過,卻罪不至死,滅燈懲辦便可。”
鷓鴣哨和陳瞎子各有一件不得不做的大事,並且都以為“對方假想之事縹緲無據,難以勝利”,二人皆是情意已定,便八馬九牛也拽不轉頭了,說到最後,也隻道是“人各有誌,不成強求”了,隻是在湘陰籌辦分頭去找“獻王墓”和“黑水城”。
陳瞎子說卸嶺群盜一慣是以盜墓取利為主,古時隨便一座帝陵,便納儘了當時天下財產的大半,隻要盜他一座無缺無損的帝陵,或大諸侯王墓,那金珠寶玉,乃至上古的珍物,隻怕上萬人數月也取之不竭,日前剛好得悉,闌滄江乾遮龍山後,正有一座“獻王墓”,墓中窮奢寂靜,多不是人間之物,如能盜發了此墓,大事必成,墓中寶貨,十世也花消不儘。
而最後的“半把香”,則是燒給瓦崗寨的一眾豪傑,為何瓦崗豪傑不能受全香?本來隋唐年間,隋煬帝無道,天下大亂,賈家樓三十六友結義造反,聚義在瓦崗寨,挑了燈號,要替天行道,討伐不義,一度名揚四海,可厥後這夥人順天意歸順李唐,唯有單通單雄信寧死不肯降唐,丟了性命,在被押到法場行刑之時,他的這些結拜兄弟裡,隻要秦瓊秦叔寶一人來法場相送,以是瓦崗之義結局不全,隻能供奉他們一半香火,以警先人。
陳瞎子聞訊大怒,卸嶺群盜失手的機遇,倒成全了那些不入流的毛賊,不由得好生著惱,考慮著要做一番大行動出來,重振聲望。
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
其他兩把香,彆離是燒給桃園結義的劉、關、張,以及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他們既有兄弟之“義”,又有君臣之“忠”,加上先前的羊、左二人,皆是至死不肯相負,傳為嘉話,儘能夠令先人頂禮膜拜,享用全香。
隻聽陳瞎子問那執事:“按我常勝山的端方,臨陣吞水,走返脫逃之徒,該當如何發落?”
群盜歎服盜魁坦言己過的胸懷,從速勸止,都說瓶山之事乃是天意,也該當我常勝山有此一回波折,不是人力所能竄改,錯不在一人,常勝山決不能群龍無首,今後還希冀舵把子帶著大夥東山複興。
第一支是燒給春秋戰國期間的羊角衰和左伯桃,當年這兩小我相伴去投奔楚國,走到半路衣食貧乏,隻夠一人保持,左伯桃為使羊角哀順利到達楚國,就他殺而亡,把衣服食品都留給了本身的朋友,捨命助羊角衰成績功業,前人之風,至今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