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1頁/共5頁]
陳瞎子心想既然不曉得是做甚麼的,藏在家中又有何用?當下送走可錢老闆,也冇把此事放在心上,一轉眼工夫似箭,疇昔了半個多世紀,再冇碰到過近似的青銅古符,當年的事早就拋在了腦後,直到前次聽我提起百眼窟龍符之事,他才驀地想起了此節。
陳瞎子一貫自命不凡,非湯武、薄孔孟,總感覺本身的才學見地,在當世無人能及,連古聖先賢都不肯放在眼裡,但看了那對無眼的銅人、銅鬼,雖知此中多有蹊蹺,卻測度不出半點玄機,故意想問問錢老闆為何要選這幾樣古物,看他是否曉得此中淵源來源,可話到嘴邊,又感覺有失身份。
轉天我問陳瞎子此後有何籌算,是否要和我一起去美國逛逛?陳瞎子歎了口氣:“前人常將浮生比夢,感慨工夫敏捷,人生一世,好似寄身於太虛當中,其間有多少喜怒哀樂,悲歡蕉萃,得失聚散,生離死彆,移形換殼,到頭來都如夢幻一場,有聚終有散,正應得無常二字,千萬冇想到當年洞庭湖畔一彆,此生竟再也不得相見,回顧前塵舊事,彷彿昨日,於情於理都該去故交鷓鴣哨的墓前祭拜一番,不過老夫的這把老骨頭,恐怕也冇幾天活頭了,實不想死在萬裡以外的異國他鄉,還是想先回湘陰故鄉走上一遭。”
最後又兜了幾個圈子,以談古論今為藉口,從錢老闆那得知了一二,那錢老闆最喜好讀《易》,並且研討得很深,曉得現在的八卦都是後天推演所得,最早的古卦,不是用“乾坎艮震”這類標記,這青銅的無眼人符和鬼符,都是古卦象中最原始的標記,要想卜出一幅卦象來,最起碼要湊齊四枚古符,可惜隻要兩個,全套的就更湊不上了。
第五十一章 天然博物館
以是我對本館內的擺設品並不感興趣,見館外有樓梯,直通二層的“湖南省出土貴重文物展覽”,便帶著shirley楊徑直上了二樓。
陳瞎子笑道:“此言差矣,人生倉促數十載,寒微纖細如同螻蟻,若能以螻蟻之軀洞悉老天爺的奧妙,即使是粉身碎骨也不枉了。”
陳瞎子說:“這些明器的出處來源……老夫當初雖說也是學究天人、不讓孔孟,卻還真冇在此物上瞧出個子醜寅卯來,提及是如何曉得的,還是另有一段遭受。”
此中就有鷓鴣哨在丹井中,見到六翅老蜈蚣拜棺吐丹的那口棺槨,另有丹井中的青銅丹爐,彆的又賣下來外型奇特古樸的“銅人、銅鬼”,錢老闆如獲珍寶,喜形與色。
這類訊息到處可見,並無甚麼特彆之處,可此中有一部分卻引發了我的重視,訊息中提到,為豐富天然博物館的展品範圍,湖南省的一批貴重出土文物,將送至天津展出一週的時候,地點在博物館二樓的第六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