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利益[第1頁/共3頁]
“長途遙控。”周航現在閉上了雙眼,整小我彷彿又呈現在了那艘熟諳的戰船上,身邊,週一,以及編號30001與30002都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邊,周航試了一下,讓他們將戰船開向星島,果不其然,週一就遵循他的號令,讓船工將戰船調劑方向,向著星島駛來。
“如閒兄,你撫心自問,我們陳朝的商稅是不是有點低,特彆是這海上貿易,說刺耳點,是小我,有條船,運氣不算太差,跑個幾年,便能夠保養天年,如許的功德,自古未有啊!”李秋實看著查抄酒樓的親衛魚貫而出,下認識就抬高了聲音,不過廖如秉就在他身邊,這抬高的聲音剛好能夠讓他一小我聞聲。
戰船上存放這類易碎的瓷器明顯不是明智之舉,如果再碰到海軍或者其他海盜,打起來這瓷器估計就真的碎成渣了,周航曉得本身必須儘快措置瓷器,不過比擬這些財帛,周航在體係中升到四級帶來的另一個分外技術,更讓他顯得感到衝動。
這些事情,對於周航而言,顯得有些悠遠,他現在隻能挺直了腰身,悄悄的站在這棟酒樓前麵,值守著崗亭,不過,這都是外人看到的征象,而周航本人,現在的重視力都已經放到了腦內的體係當中,他的海盜船剛纔打劫了一個販子,連絡之前的經曆,他竟然莫名其妙的升到了四級,經曆0/5000,小我賞格上升為三十五兩,打劫收成佳構瓷器十三筐,總計一百二十個瓷碗,二十一個瓷瓶,估值約為五百兩銀子,隻可惜這個體係不收,如果去海盜暗盤發賣,也就一百多兩的模樣,真是虧。
“十抽五的稅率短期看並冇有題目,但如果以後皇家完整開放了海禁,那麼海內的棉花和黃麻代價必然會快速下跌,到時候那些販子必定會被這麼高的賦稅弄的家破人亡。”作為星島巡撫,廖如秉天然清楚經濟題目,現在東南本地一帶,紡織廠和橡膠加工廠林立,紡織品和橡膠成品都是一船一船的運往外洋發賣,在這類熱火朝天的場麵下,原質料緊缺就成了一個大題目,因為朝廷政策的限定,江南以及湖光一帶的地盤大部分要蒔植稻米,其他處所即便全數蒔植棉花也不敷那些紡織廠耗損,而最合適蒔植棉花的河南與新疆,則因為運輸題目,棉花的本錢竟然比印度的還要高,可見海上運輸之便,而印度幅員廣寬,即便陳朝隻是占有了一半的地盤,還是要比河南、北直隸等省分加起來的麵積大,並且地盤肥饒,產出天然驚人,之後果為運力所限,很多原質料都加價賣給了法蘭西人和大不列顛人,歸正他們更加需求這些原質料,代價賣的比海內還高,也算是為國爭光,如許一方麵能夠賺本國佬的銀錢,另一方麵也能穩定住海內的棉花、黃麻代價,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