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2)[第2頁/共3頁]
我們曉得唐朝前期的時候,唐軍所向無敵,常常打敗仗,那麼除了平時練習得好,軍紀嚴明也是個很首要的保障。唐軍的軍紀有多嚴明呢?因為時候題目我不能詳細儘談,在這裡我舉幾個例子,讓大師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假定此戰,出動20000人,上疆場的有14000人,另有夥伕、醫官等等,不能都上疆場,那麼這14000人,統共就有280個隊,馬隊80隊,步兵200隊,接著佈陣,分左中右全軍,中軍36隊,擺佈共六個軍,合計164隊,一旦打起來了,不是像電影裡我們看到的那樣,一個主帥大喊一聲衝啊大師就往上衝,那是找死,打起來以後,起首不是攻,起首是防,戍守是第一,一聲令下,左中右三個軍立即分離,彆離構成兩個戰陣,各85隊,前一個85隊的大戰陣立即向前邁進,這叫戰隊,換句話說他們先上,後85隊人馬,向後撤,這叫駐隊,預備隊,前麵打完了,他們才氣上,那80隊馬隊呢?他們在預備隊的擺佈站立,冇號令不準反擊,並且不準騎在頓時,要站在地上,反擊的時候才準你上馬。
這是戰前要做的籌辦。
第103章 (2)
誰敢剝削軍餉,斬。另有,用於拉軍需的驢馬,不準騎,放牧的時候,必須把驢放在覈心,馬放在內圍,為甚麼呢,一來製止馬跑了,二來製止有人偷馬。有驢馬死了,必須得查對驢馬身上的暗號,然後才準措置屍身,如果暗號不是你這個隊的,那就是偷的,立即斬首。
仇敵敗退以後,馬隊能夠追,但決不能放開手去追,要邊追邊察看,確認仇敵是否真的敗退,假定他如果詐敗呢?搞個埋伏圈勾引你呢?直到確認敵軍真的是打敗了,比如隊形也散了,大旗都倒了,當時候再狠惡追擊,完整打敗仇敵,但是,步兵不管如何,也不能散,馬隊在追擊的時候,步兵不得亂動,為甚麼呢?假定馬隊追擊倒黴,比如中了埋伏,今後敗退的時候,這時候,冇有亂動的步兵才氣毫不慌亂的去抵抗仇敵,策應馬隊,隻要如許,才氣包管戰役的終究勝利,起碼,不蒙受嚴峻喪失。這就是當時唐軍的一貫打法。
那麼搏鬥戰的時候,我說過,駐隊和戰隊都是拿著長刀、大棒,向前奮勇進犯,那麼這類兵器是否有效呢?它們在戰役中,服從如何呢?大棒自不必說,誰都曉得大棒子能打死人,又硬又健壯,那麼這個長刀是甚麼呢?是不是近似於日本刀的東西呢?實在這個長刀,既不是日本刀那樣的玩意,也不是我們在電視劇裡常常看到的腰刀一類的東西,這類東西,叫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