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1頁/共3頁]
為了在一眾降官麵前展請願風,吳三桂特地調撥麾下跟從了近二十年的嫡派關寧軍揭示軍姿。軍容也確是威武,隊形整齊,森然有序,從上至下都有一股殺伐之氣。
七月的潼關,連著數日未曾下雨,卻恰好日頭也不毒,便令人感覺悶熱非常。但是,這悶熱卻擋不住意氣風發的吳三桂調集大小官校閱兵。
“王爺所部,當世強軍。”
“可!”
李國英嘴裡如此說道,心下卻很苦澀。謀士胡於宣笑道:“總督大人覺得如此強軍可取中原否?可規複北京否?可逐滿韃否?”
城上諸多降官都被吳軍軍容震住,怯懦的人乃至都不敢細看,隻覺這吳三桂的兵馬未免也太強了些,便是李國英未曾內應,隻怕潼關失守也是遲早的事。
跟著戰鼓聲,一隊隊吳軍精卒在軍旗的指引下,集結成隊,然後有序的通過潼關。前頭是馬隊,背麵是步兵,就這麼浩浩大蕩往著中原大地開去。
“國英且細說於本王聽。”吳三桂收起笑容,定睛看著李國英。
一氣說了這麼多,李國英也有些口燥,氣候又熱,額頭儘是汗水,他便取出白帕擦拭了一下。因為前些日子才絞斷辮子,這位大明朝的陝甘總督鮮明還是個禿頂。
胡於宣則道:“運營中原為安身之地,疇前我與方兄也曾議過,但均覺不成行。因為河南不像陝西,大部分都是平原,無險可守,四周受敵。疇前說是‘四戰之地’,以是河南這塊處所,利於作戰,倒黴於恪守。倘要運營,必將甚難,不如長驅北上,一戰平滅清廷來得好。”
吳三桂與諸將正在笑談,忽的扭頭問李國英:“國英覺得本王麾下如何?”
吳三桂有些驚奇,不知李國英何故勸他運營河南。胡於宣和方獻亭等人也獵奇的看著李國英,因為在他們看來,雄師長驅北長進逼北京,一舉處理清廷纔是上策,運營河南實為下策。
李國英緩緩開口道:“河南古稱四戰之地,當場理情勢而論,險固不如陝西。但是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自古作戰,天時不如天時,天時不如人和。以是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吳起對魏文侯論山川情勢,幾次說‘在德不在險’,實是千古名言。本日王爺雄師東進,清廷國力疲敝,滿蒙兵馬戰力衰弱,倘不乘此大好機會,運營河南,更待何時?
吳三桂冇有食言,公然以永曆名義授李國英為陝甘總督之職。僅職位而言,李國英和疇前冇有甚麼辨彆,隻是他卻難以適應現在的新身份,臉上總有一股說不出的落寞。
吳三桂和方獻亭他們都是一愣:誰是螳螂,誰是黃雀?
“噢?運營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