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幽州迷局[第2頁/共7頁]
草原的蒲月,輕風輕撫,但在這一片屍身各處,血腥的味道不竭撲鼻而來的草地上,被王烈夾在馬鞍前的拓跋比延,心中充滿驚駭。
說完,將那絲帛遞給拓跋比延。
論起算計彆人,拓跋比延實在差兩個腹黑大叔太多,現在聽他們如此說,頓生知己之感,連連點頭:“嗯,我是比我大哥要能容人,他脾氣太暴躁了……連父親都不喜好他的……不過,大哥畢竟是嫡宗子,自古長幼有序,父親一定肯廢長立幼的……”
晉建興二年蒲月(314年),大晉幽州漁陽郡太守府,大晉晉軍中軍統領、幽州軍建軍都尉、領漁陽郡太守劉佑正細心看著一封飛鴿傳書。
劉佑乾笑一聲:“孟孫大兄,你我雖舊友,但未曾有任何商定,現在更是各為其主,你如何能說我背信棄義呢?不過,我還是很佩服你的為人的,你此次倒是為何事犯險親身來幽州?”
張賓聞言,倒是麵色穩定,還是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氣度:“德祖,你我乃世交,你又是極識事件的英才,如何能夠做出這等背信棄義的事情呢?”
現在細細辨認,見上邊公然蓋著劉琨的大印,並且看筆跡也的確是劉琨的手書。
畢竟,這些年,他已經深深獲咎了拓跋六修。
王烈見衛雄點頭,卻一把將拓跋比延從馬鞍上拽起:“這纔對嘛,比延公子,剛纔是某失禮了。”
但張賓,但是石勒部下的肱骨重臣,如何會和琅琊王部下的重臣王敦扯上了聯絡?
不過王烈他卻的確不能再輕動,他不但是劉琨的弟子,已經名滿北地,並且謝鯤已經來信奉告王浚,左將軍王敦親身赦免了王烈之罪,準其歸幽州軍。
劉佑成果錦囊,翻開一看,倒是一枚小巧精美的虎頭印符,拿起印符上邊雕刻著三個古篆――琅琊王。
見拓跋比延相問,王烈正色道:“我賞識比延公子你的敢作敢當,在盛樂時,我早就傳聞你飽讀詩書,長年和輔相大人習文學武,為人睿智高雅,實在馳名流的風采,卻與六修右賢王大不不異本日一見,公然如此。並且,我看公子你身具貴胄之氣,猗盧大單於年事已高,這草原之主將來倒是非你莫屬啊。”
不過提及來,兩人已經有十餘年未曾相見,卻未相到會在這裡相逢。
要曉得,張賓雖為漢人,但這些年來為石勒出運營策,不說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單就是他的一條戰略,就害死了多少漢家百姓,這北地漢人都暗中稱其為“張狗”,若劉佑真送他去薊城,怕是會被萬官方接分屍。
看完信箋,劉佑一邊對著燭火把信箋燒燬,一變自言自語道:“大人要我設法刁難劉琨,莫非不曉得我現在已經被王浚限定住了手腳麼?晉陽那些傻蛋都是做甚麼吃的,卻還要遠在幽州的**心這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