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1章 龍泉三尺書千卷[第3頁/共4頁]
不知不覺走出了沈宅,遠處的岸邊栽滿了果樹,雖是隆冬,樹葉子仍然綠油油的。長提很寬,有的綠樹因氣候染上了殘破,加上地上半黃的枯草,令他想起此時北方的萬裡蕭瑟。
“老練,老練。”沈嘉猷連連點頭,順手抽開第一個抽屜,內裡有一本皋比封麵的手抄本,上麵三個字。
五十金就是五十兩銀子,現在的沈侃不會搞錯了。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朗讀便於思考,朗讀便於影象。初讀好書,如獲良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到處留意皆學問,三人同業有我師。”
沈嘉績一邊說一邊獨自往前走去,沈侃隻好跟著。
沈侃目不轉睛的看著她,賞心好看。彷彿對方也看到了他,瞥了一眼即低下了頭,等走遠了,忍不住連連回過甚來。
拿起來一看,本來是一首剛作完的詩,沈嘉猷笑道:“這孩子剋日泉下名流的脾氣,倒也實足。”
“彆聽他吹牛,耍你呢。”沈嘉績笑罵。
她手裡拿著一支長長的白梅,跟著位老太太的前麵,腳步輕巧的走著。
明朝以一百一十戶人家為一裡,設裡長,一裡又細分十甲,總甲與裡長平職,首要管治安。
指了指懸在上方的琉璃盞,沈嘉績又說道:“大師都瞧瞧,隻剩下了半盞油。冬至我還巴巴派人送來了五十斤油,合著都被你師徒三人白白炒菜吃了?”
靠著牆壁放了一張紅木臥榻,牆壁上掛了一軸仿唐伯虎的山川畫,中間一首他最喜好的桃花庵詩。
“這可非我所長,你還是另請高人吧。”沈嘉績笑了笑。
進了書房,看了一圈,他未免點了點頭,書房清算的雖淺顯但也一點不俗氣。
額頭梳著流海,一條長長的辮子紮了一大截紅絨繩,根底托了嫩黃色的穗子。
足足忙了一天,總算安插的差未幾了,累得采冬腰痠背痛,跑回房中歇息去了。
沈家村三大姓,沈、顧、周,這位周廉論輩分乃是沈家大太太周氏的堂弟,而顧家老爺則是沈侃祖母的族中侄兒一輩。
村裡的蒙學館,沈侃站在門外悄悄聽著內裡的朗讀聲。
沈侃不是半途而廢之人,寫詩與寫文章一樣,寫不出來,那咱就出去觸觸景生生情。
“請我好了。”沈侃主動毛遂自薦。
“沈爺又來了,小僧哪敢呢?”大和尚笑嘻嘻的,“那油不是第二日一早轉送給了白衣庵嗎,剋日收養的孤兒多,甚麼都缺,不信派小我去一問便知。”
沈嘉猷佳耦為了對三弟佳耦交代,到處留意侄兒的一舉一動,恐怕他讀書不成,感染上甚麼壞風俗。
此乃時下非常風行的道家兒童發矇書之讀書篇,對於正統的書香家世天然對其不屑一顧,但是對於窮家兒郎卻淺顯易懂,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