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1頁/共4頁]
惠娘看過後非常對勁,對錢莊將來的生長充滿了信心。
晚餐時,沈明鈞把從寧化帶返來的印刷作坊帳本拿出來。滯留寧化期間,他大刀闊斧地整治那邊的印刷作坊,將機器設備悉數維修創新,還添置了很多新器具。遵循之前周氏和惠孃的籌算,印刷作坊需求再次擴大,本來的園地已經不敷利用,是以印刷作坊周邊的幾個院子也一併買了下來。
城中運營茶葉的販子,為了能買到代價便宜實惠的春茶,想以商會為依托,到茶葉原產地西湖、太湖、洞庭湖和信陽等地直接采購,從而跳過中間商環節。
沈明鈞見到周氏,麵上掛滿渾厚的笑容。
在市場顛簸很大的環境下,半年兩成的利錢實在算不上多,因為現現在行商做買賣,靠本錢能在幾個月內翻上幾番的環境屢見不鮮,一些有誌於擴大運營範圍的商店,對假貸很熱中,何況在有正規左券保障,隻要定時還款,所抵押之什物或者田產地契也能保全,比抵押當鋪,或者從內裡借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要劃算很多。
惠娘對於抵押的田產和地契一概謹慎保管,恐怕有甚麼訛奪影響錢莊名譽。
周氏固然總抱怨沈明鈞,但內心對丈夫還是非常迷戀的,曉得丈夫要返來,接連兩天都冇睡好覺,沈明鈞返來這天更是放動手頭事親身到城外驅逐。
吃過飯,周氏籌辦把帳本送給惠娘查閱,沈明鈞俄然問道:“娘子,我聽寧化印刷作坊的人說,娘子纔是大掌櫃,不知他們為何如此傳?”
自那今後,沈溪發明老孃在惠娘麵前提及沈明鈞時,一概是“我家那位”或者“相公”。再冇加過“冇知己”之類的前綴。
但惠娘對此卻心存疑慮。
四月初二,惠娘籌辦的學塾正式開學。
第一批前來讀書的門生未幾,三十多人全都是城中商賈後輩,年齡有大有小,先生加上馮話齊有七位之多,班級六個。
惠娘跟周氏商定後,又增加了五百兩的投資,使得她在錢莊的原始股分中,緊緊占有五成以上的份額。
整月下來,在鼓吹做得全麵詳確的環境下,錢莊也隻收到兩百多兩銀子的存款,但商會內部提出假貸數額就有兩千兩。
乃至學塾放學後,惠娘還專門把馮話齊請到家中,傳授沈溪八股文的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精要。
沈溪站在門口,看著屋裡情義纏綿的兩口兒,心中非常感慨:周氏奇蹟獲得一點成績後,對家庭分外看重,可惜老爹不解風情,老是成心偶然做出一些讓老婆心塞的事。
可紙畢竟包不住火,就算汀州府這邊的印刷作坊上高低下都當惠娘纔是東主。可寧化縣那邊,卻有很多人清楚周氏纔是名副實在的大掌櫃。
抱著慚愧之心,周氏對於丈夫更加千依百順,至於沈明鈞做過的那些“冇知己”的事,敏捷被她拋到了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