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第3頁/共4頁]
“小子常聽母舅提及大師,說大師佛法高深,修為高深,不感染塵凡氣味,是真正的得道高人,是以命小子來借住一段光陰,聆聽佛音,化解胸中戾氣。”衛若蘭說到這裡,不由苦笑一聲,“現在看來,廟中已有高朋,小子怕是不能借住了。”
衛若蘭恭敬施禮,道:“小子衛若蘭,拜見百苦大師。”
說話間,四個小廝氣喘籲籲地爬了上來,或背承擔,或負弓箭,或牽駿馬,皆未白手。
衛若蘭未曾推測這破敗的山廟竟然有香客前來,並且是閨閣令媛,一瞥之下,便知本身冒昧了,倉猝留步回身,連連道歉。隻是這一瞥亦讓他記著了那位林間女人的描述,仙姿浩然,靈骨飄逸,其風騷嫋娜,不似人間客。
山廟內裡斥地的菜園子裡黃花簇簇,碩果累累,猶有不敗的婆娑綠葉裝點增色,置身此中的女人素衣勝雪,烏髮潑墨,幾隻很有靈性的鸚鵡在她頭頂迴旋,緩緩降下,或是落於她的腕上啄食紅籽,或是棲於她的肩上口銜白菊,又或者停於她的腳邊爪撓素裙,又有一隻性子急的箭普通地突入籃內,迫不及待地去啄尚未剝開的石榴。
衛若蘭側耳聽到腳步聲垂垂遠去直至消逝,方纔轉過身來,園內黃花碩果還是,卻無才子蹤跡,唯餘地上點點殷紅如血的石榴籽兒,被幾隻留在內裡的鸚鵡爭相啄食。
衛若蘭留下駿馬和東西,公然把人都打發下山去了。
黛玉在榮國府養著的兩隻鸚鵡此次出門未曾帶來,此時見到幾隻生於山野的鳥雀,感到非常親熱,忍不住伸手摘下一個熟透的石榴,未放在籃內,反而就著裂口將皮悄悄剝開剔下石榴籽兒托於掌上,點點紅籽,既有鴿血之紅,又有水晶之透。
莫要一味遵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端方,便是無人帶領,也要本身想體例出去走一走,或是應酬,或是寒暄,或是旅遊於山川,或是寄情於草木,交友一二知己,唯有如此,方不致眼界狹小,隻顧著在小小宅門內與人爭閒氣。
想到一年前的半師之分,想到本身之贈導致林如海早逝數日,衛若蘭恭恭敬敬地給林如海佳耦上了幾柱暗香,拜了幾拜,剛起家,便見本身上山時看到兩位嬤嬤之一出來代為行禮,道:“我們女人不便出來謝公子之禮,還請公子諒解。”
山廟非他們統統,天然不能怪有其他香客上山。
至於行虛,則是廟內獨一一名小沙彌,原是百苦大師撿來的瀕死病嬰,救活後收養在廟內,收為弟子,年方五歲,黛玉住在山廟裡的這幾日,都是他去傳話。
焉能孤負老父的一番苦心?黛玉心機更加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