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2頁/共4頁]
蕊官正聽得不耐煩,忽一眼瞧見王嬤嬤在門口,忙打斷藕官的話,也不給襲人辯白的機遇,靠近賈母說道:“老太太,林姑奶奶家的王嬤嬤過來了。”想罵小丫頭不先通報,隨後想到已不比疇前,也冇小丫頭守門,隻好作罷。
賈母眼睛眨了眨,透暴露慈愛之意,鴛鴦一麵命藕官接過,一麵道:“老太太說,勞林姑奶奶和衛姑爺操心了。嬤嬤歸去奉告女人,不必非常擔憂老太太,老爺太太二爺奶奶們用心,請醫用藥都好,這兩日已有些好轉了。”
細細打量襲人,見她作婦人打扮,服色光鮮,王嬤嬤頓時瞭然。
皇宗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皆封郡王,賜府邸、皇莊、銀兩等,一視同仁,此中皇七子年紀最幼,但是業已成丁,本年十六歲。
雖說襲人現在來了,又送東西又說好話,總比那些不來的人強,但和罪名未定時候就來的晴雯姊妹人等比擬,情意就差了好些。
長泰帝此時忙得很,偶然摒擋賈雨村這個奸滑小人,假裝信賴賈雨村無辜,實則已命衛若蘭將門子安排安妥,等得了空再來摒擋賈雨村。
王嬤嬤唸了一聲佛,道:“舅老爺和太太二爺奶奶們都孝敬,老太太儘管保養天年,請好太醫用好藥,細心調度,必會病癒如常。”
因今歲十一月初二日乃是皇宗子的大婚之喜,年初長泰帝冊封諸位年長之子,皇宗子封為明孝郡王,在明孝郡王府大擺筵席,衛若蘭和黛玉伉儷二人出了孝,少不得親去一趟,早在前幾日辦理好賀禮,先叮嚀人送疇昔。
賈家現在住的大院落和賈母在榮國府住的院落大小相稱,前後五進,賈母住在上房,王嬤嬤站在門口就能聽到他們說的話,隻聽襲人含淚道:“猛地聽到府上犯了事,我急得甚麼似的,忙忙地催他駕車送我過來,見到老太太和二爺安然,總算放了心。”
明孝郡王年紀最長,已逾弱冠之年,後代都有好幾個,又早早地領了差事,在朝中極有分量,他和吳貴妃母子兩個本覺得能被封為親王,誰知竟和上麵弟弟們一樣。但是,母子兩個心中非常明白長泰帝賜號為孝的企圖,乃因正月不能剃頭,明孝郡王就在臘月細心剃頭刮鬚,正逢賢德妃喪後,故被長泰帝痛斥一番,禁足半年,連婚事都推早退了十一月。
在明孝郡王以後的皇次子、皇六子和皇八子都是序齒後而短命,最小者六七歲,大者不過十歲,也都冇有追封,皆葬在天瑞太子陵寢的下方。
王嬤嬤又陪賈母說了些閒話,纔去賈赦和賈璉院中,藕官送她疇昔,途中王嬤嬤不由問起襲人的夫家,藕官撇撇嘴,道:“聽她說的,從府裡出去冇兩個月就嫁人了。竟巧,嫁的人寶二爺也認得,叫甚麼蔣玉菡,另有個名兒叫琪官,生得極和順斑斕,名滿天下,那年寶玉捱打就是因為忠順王府找不到他纔來我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