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林海欲延業師[第2頁/共4頁]
林母猶疑道:“是再好不過了。他為人有些古怪刁鑽,隻怕不肯上門來教玉兒吧?”林海很有些難以開口:“他在城外設帳授徒,所擇的門生皆是天稟極高,稍差一點的,即便你是貴爵之子,也是不收的。”
林海苦笑道:“趙公門下俱是可貴的豪傑英才,普通皆是我們如許書香世家的後輩,俱要靠科舉出身。玉兒如果打小兒就與他們瞭解,結下一段深厚的師門交誼,今後行事也好有人幫扶一二。再者趙公博學多能,有經天緯地之才,通經籍又工書畫,還做過幾任處所大員,最是見多識廣,由他來教誨玉兒也不算屈辱了。再請不到如許經曆的業師了。”
林母點頭道:“你想得非常全麵,既如此就叮嚀林仁去探聽哪位大夫好,我們就請哪位。反正我們也不是那小門小戶,任是如何可貴的藥都吃得,老是安胎要緊。至於內宅的事,我看交給大太太摒擋就很安妥。她來我們家的光陰也不很短了,想來管家也不甚費事。”林海點點頭道:“孩兒平日看她倒也心有成算,頗具才調。”林母笑道:“你這麼看,可見她也不俗了。”
林海點頭道:“母親思慮得非常。隻是這遲早存候,是人倫孝道,如何能免了。如果為了她腹中孩兒,就更不能如此行事了,古語雲‘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這文王胎教但是最要緊的。”
林母深思了一回,才撫掌笑道:“但是趙玄輝麼?他跟你父親論起來還是師兄弟,最是親厚了。隻是放了幾任外任,處所悠遠、音信不通,才少了來往。”林海興沖沖地說道:“就是他了。趙公現已致仕,就住在阜城門外二十五裡的一個小園子裡,正在嘉禧寺附近,再清幽不過了。兒子想著他們家與我們本來就是世交,又與祖父有師生之誼,現在又讓玉兒跟著他讀書倒也是一段嘉話。”
林海下了衙門返來,在門上就聽到家人們的恭喜聲,再一探聽,才知是賈敏蘭夢之喜。林海突聞好音,大喜過望,顧不得去上房給林母存候,順著腳步到了承瑛堂門口就徑直邁了出來。
林母不待他說下去,插口道:“你要送玉兒去外城上學?他纔不過五歲,如何能出外肄業?我是斷斷不準的。你這父親也未免太忍心了些,竟捨得把這麼個小人兒送到目睹不到的處所。”
林海笑道:“另有一事須與母親考慮一二。玉兒現在也有五歲了,也該請個端莊業師來跟著讀書纔好。跟著我,我又經常公事繁冗,竟顧不上他,三日裡有一日是複習舊課,倒是遲誤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