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第5頁/共11頁]
不會。
獲得長慶帝看重,即便將來賈家事敗,毫不會連累到賈璉身上。
林如海趕緊點頭道:“回陛下,哪有如此之多?這些年微臣家進益最多的一年,不過八萬兩,平常隻要五六萬。”
他看了看長慶帝,又看了看林如海,本來有點擔憂動靜泄漏,但是想到林如海夙來嘴快,行事又正,即便和甄家有所來往,卻不會因為兩家有舊就暗裡報信,遂放下心來。至於甄家落敗後林如海是否會像對連家那樣辦理,那是他為人之道,誰都不能多管。
貢獻親王做事從不拖泥帶水,當朝就奉旨收押甄應嘉,親身領兵前去甄家。
事情已定,長慶帝方說些功德,對林如海道:“卿阿誰叫賈璉的外甥,倒是有本領,這幾年將那貧困之縣打理得蒸蒸日上,很多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長慶帝點頭道:“也是他本身長進,方有本日。現在官吏之家很多官員後輩靠著祖蔭屍位素餐,朕心甚煩,如果大家都似卿家睿兒和賈璉,朕何必憂愁?國有何愁不興?偏生多不爭氣,唯知吃苦。朕原想調任賈璉回京掌管長安縣,誰承想那邊百姓叩首討情,竟不肯放他分開,朕思忖後,便升了他兩級,叫他持續在那邊為民做主。”
林如海淺笑道:“和百姓隻種地比擬,官紳之家的進益出處極多,除地稅外,另有房舍、商店、山林並買賣等,包含俸祿等等,三十稅一,也是不小的一筆數量。”實在後者的支出是百姓的幾倍,即便三十稅一,也比從蒼內行裡收上來的稅銀多。
想到這裡,林如海問道:“不知貢獻王爺有何觀點?”
長慶帝擺擺手,說道:“說的不是卿家。朕也曾派人刺探過一些官吏之家每年年底的收成,他們的進項彷彿非常風趣,良田商店房舍多於你的,進項一定如你,少於你的,進項卻比你多,這是何故?”
惜春神采淡淡,不作迴應。
這些設法一向在探春情裡,令她一顆心如油煎似的,卻不能說給彆人聽,不然,定會斥本身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
如何能不擔憂?探春之機靈非常人所及,眼看著自家日趨寥落,她憂心不已,隻恨本身不是男兒身,不能建功立業,擔起祖宗基業。彆人隻道甄家抄家涉及不到自家,可她卻明白,自家和甄家有著牽涉不竭的乾係,說不定明兒也落得跟甄家似的。
林如海隻得細細說給他聽,道:“良田和山林歉收後,須得分與耕作租賃的佃農、獵戶,多則分與七成,少則五六成,平常都是分給他們五六成。商店房舍等的進項,也要分給掌櫃伴計等人,即月錢和紅利,每年還要支出補葺商店房舍的銀子。以是,微臣家難入十餘萬,上萬兩的稅銀是在冇有支出的時候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