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自以為是[第4頁/共5頁]
很多人都以為,清官做事就必然是好官,卻不曉得,有的時候,清官做的事,對百姓民生的傷害比贓官更大。因為贓官起碼曉得,修河堤是要錢的,施助百姓,也是需求錢的,而府衙內裡的賦稅,有相稱部分是要交給國度的。以是,贓官們在貪汙之餘也會想體例把手裡的錢盤活。然後,災荒之年,百姓找到了活計做,也不消逃荒了,境內的河堤也乘機獲得了補葺,一筆錢做了兩樣的事情,說不得另有些殘剩讓他和他的部下得點長處。
現在撐著李紈的也隻要一個慾望,那就是把兒子培養成才。方纔是不孤負了本身的平生。
賈玖終究撐不住笑了:“長樂,那裡有這麼誇大?!這進士科如果這麼輕易就中了,那裡還需求甚麼十年寒窗?”
就是不能拿來換銀錢,用到探親彆墅上也是好的啊!如何就便宜了這兩個外頭來的?!
賈母趕緊起家答道:“公主殿下見笑了。”
從長樂公主的話便能夠看得出來他對讀書、科舉的態度:隻如果夠勤奮,就能夠考中貢士。可實際上,賈珠連國子監的功課都過不了,更不要說插手科舉了。
賈母等人隻得嗬嗬嗬地應著:“公主殿下說得極是。”渾然健忘了,賈母不止一次說過,他們如許的人家,家裡的男孩兒是不消走科舉的。
賈玖沉吟了一下,道:“恰是因為張家孃舅是書院的山長。他有很多門生,前後都做過進士科的考官,哥哥才需求避嫌。這是端方。除非進士科的縣試和府試的考官中間,冇有出自張家的書院的。不然。之前哥哥不會讀書的名聲傳遍了全部京師,轉頭,又中了秀才。不止張家會遭受攻訐,哥哥如果在複試上闡揚變態。很有能夠遭受懲罰。而哥哥的文章,的確也差了一些火候,如果想中秀才,則需求一點運氣。”
賈母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我剛嫁過來的時候,就跟寶丫頭差未幾大,阿誰時候,我的太婆婆就跟我講古,提及當初家裡還冇有發財的時候的事兒。那還是前朝的事兒,我們賈家在金陵固然不算甚麼大富大貴,卻也有好些地步,算得上是個小地主。當時金陵來了一個官兒,外頭都說他是個大清官,阿誰時候,太婆婆也覺得他是個好官兒。但是誰想到,他要錢起來,比那些贓官還狠。恰好要去的錢,有一多數都是被糟蹋了。到了厥後,抓壯丁,我們這些富戶們竟然要比那些泥腿子多出一小我!甚麼意義!我們該交的賦稅一樣很多地都交了,還比那些泥腿子多交好些分攤,到頭來,竟然要我們把家裡獨一的兩個男丁送出去!這如何能夠!以是老祖宗兄弟兩個就跟著太祖天子起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