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第1頁/共6頁]
除此以外,陳珪還得想著如何操縱此事在朝中生長人脈強大本身,如何獲得鹽商富戶們的信賴。畢竟發行國債之事可不是一錘子買賣。既要做到朝廷不與民爭利,還得讓利於民,掙得民氣。最好能做到朝廷下次發行國債的時候,統統人都掙著搶著來買國債,而不是現下這類,陳珪把嘴皮子都磨破了,這些人還將信將疑,恐怕朝廷是找藉口黑他們的銀子不還……
陳珪見狀,持續說道:“微臣因著這一分股,每年分的紅利多達十餘萬兩。而這十餘萬兩銀子,對於商隊來往一趟的收益來講,也不過是九牛一毛。可見這海商的贏利頗豐。現在國庫空虛,朝廷艱钜。倘若想在貧苦百姓上撈銀子,既撈不著多少,名聲還不好聽。莫不如把目光放遠一些,去掙那些外洋番夷的銀子。”
尤三姐兒縮了縮脖子,隻好告饒的道:“舅母饒我一回。我此後再不敢了。”
一時陳珪躬身辭職,出宮返家。隻見陳老太爺陳老太太、馮氏、陳橈、陳婉並二姐兒都在堂上坐著閒話兒。唯獨不見尤三姐兒。不免笑著問道:“三姐兒如何不見?”
馮氏聞言,則在旁說道:“那也不可。何況你現在返來的也愈發晚了。豈不曉得我們在家裡等的多焦心。你再這麼著,我可要奉告你母親,讓她帶你回尤家去了。”
太子殿下聽了這話更加喜好,口內卻說道:“誰說興利是小事兒,除弊是大事兒。在孤看來,不拘興利還是除弊,隻要至心想著朝廷想著百姓,那就都是大事兒。可不要學那些個冬烘酸丁,每日在朝上隻會吵得人頭疼,開口忠孝,杜口賢德,真要他們拿主張了,卻丁點兒體例都想不出來纔是。”
一套長篇大論說的陳橈呆頭呆腦的。隻顧著愣愣點頭。陳珪見了兒子這副模樣兒,更加不喜的皺了皺眉,因說道:“我如何覺著你這性子一點兒不像我,也不像我們陳家人。倒有點兒像徐子川阿誰呆墨客。莫非說不但是外甥像舅,這半子也必然像老丈人的?”
一時尤三姐兒回房換了在家的衣裳,便出來吃晚餐。
陳珪這一回也附和馮氏的話,點頭應道:“不錯。你如本年事還小,縱使打扮個小子模樣兒,身前身後也有十來個侍從擁戴,可難保有人起壞心。現現在到了年下了,外頭人多事雜,更何況天寒地凍的,你就不要再出去了。”
世人隻覺麵前一亮,隻見劈麵出去了一名及其年青姣美的公子哥兒。青絲如墨,束著金冠,白麪朱唇,眸如點星,身上穿戴一件大紅緙金絲團花箭袖,束著石青玉帶,腰間掛著石青宮絛並一個石青纏花的荷包。外罩一件兒大紅猩猩氈的大氅。俏生生立在燈下,端倪腐敗,氣質英挺,舉手投足間一股子疏闊風騷。真真是個翩翩亂世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