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紅樓之拖油瓶 -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第3頁/共4頁]

三姐兒心下也有些設法,隻聽了陳氏一番話,反倒笑勸道:“張伯父雖不是官身,卻也是服侍賢人的。平常比我們如許的人家另有些麵子,能有甚麼事兒呢?左不過是幾日不見,特來瞧瞧媽罷。何況以我們兩家的乾係,原也用不著那些虛虛客氣。”

這一回,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其家各有姻親,因而一傳十,十傳百,垂垂京中大半官宦人家之女眷皆聞知此事,並競相效仿,有捐款的,有捐物的,最後都展轉送到了兩江受災之地。受災百姓得知此乃京中朱紫女眷捐募之物,皆戴德戴德。本地言官禦史聞聽此事,或是至心求善,或是意欲以此事奉迎賢人和太子的,皆上書獎飾不斷,隻說唯有賢人仁政愛民,方有官方百姓得此教養,因此天子腳下,賢德輩出。深宅女眷亦故意胸天下之德如此。

大女人在旁,因笑道:“想是本年的雨水勤罷。”

那小丫頭子承諾著去了。這廂陳氏並兩個姐兒換過了見外客的衣裳,便由二姐兒、三姐兒扶著至正堂見客。

胡桂雍未曾解釋,隻美滋滋的飲過燙好的惠泉酒,但笑不語。

一時又有小丫頭子送來井水灞過的葡萄西瓜,陳氏懷著身孕且不敢吃,隻讓三個姐兒多吃一些。

陳珪聞言大喜,不免代朝廷代太子謝過胡老先生深明大義。當晚又在裕泰商行同胡家父子吃過了一席酒,方纔縱情而散。

話說陳珪自削髮門,便一起直奔裕泰商行,意欲尋胡誌遠商談以賑災錢款低價采買賑災物質之事。隻是路走了一半兒,陳珪又是心下一動,倒是想到了這般行事的魯莽不當之處。旋即叮嚀四名轎伕轉向回府,將方纔同三姐兒商討的賑災條陳重新清算謄抄一遍,這才往袖中一塞,倉促再至東宮。

三姐兒這主張倒好,陳家女眷們不獨本身這麼做了,馮氏轉頭還奉告了孃家並與陳家熟悉的世交舊友。陳氏回家,也命家中女人姨娘丫環婆子等剪裁衣裳,尤老安人見狀,又將此事奉告了與尤家相好的人家兒。

胡桂雍少年家貧,從一介小小學徒赤手起家,創下現在家業,其心性剛毅手腕油滑目光靈敏尚在世人之上。聞聽陳珪此言,頓時發覺出了此中妙處。不但滿口應了陳珪的話,更開口發起,將一應藥材糧食等皆以比時價低三成的嫁給賣給朝廷,除此以外,又捐銀十萬兩,幫助朝廷賑災。

太子聞言深覺得然。旋即命東宮小寺人至六皇子府傳話兒。一時六皇子倉促而至,三人又在外書房商討了能有五六頓飯的工夫。目睹事無大小再無不當,這才一同去了大明宮,請賢人的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