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4頁/共4頁]
陳珪官職寒微,家世陋劣,此前雖得了太子青睞,有幸入東宮伴駕。可多數是與太子殿下伶仃相見,所言談的也都是些傳聞趣事冇要緊的話。能夠以謀士的身份插手這類規格的密議還是頭一次,這還是陳珪向太子殿下諫言“複式記賬法”和“養廉銀子”以後的功績。
陳珪微微一笑,持續說道:“太子殿下為避嫌計,倒不好親涉此中。倒是能夠向賢人保舉六皇子殿下為欽差大人徹查此事。六皇子殿下本性樸重,鐵麵忘我,且身份貴重,又與諸方皆無掛礙。由他出麵施助哀鴻徹查此事,倒是最得當的。”
太子殿下眼瞅著世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想不出個好體例來,不覺愈發的頭疼。伸手按了按模糊跳動的太陽穴,太子殿下看了眼站在世人身後不言不語的陳珪,心下一動。遂開口向陳珪問計。
也是最合適背鍋集怨的。
太子殿下皺了皺眉,還是有點兒捨不得兩江的那一批人。
永嘉四十六年夏,彷彿連老天爺也在可惜這位女中豪傑的去世普通,這一年夏天的雨水豐沛。陰雨連綴多日不斷,倒使朝中某些奉承獻上的佞臣們以此歌功頌德,紛繁上摺子將太皇太後駕薨一事與這般天象聯絡在一起。賢人縱使悲哀難明,卻也是賢明聖德之君,對這些紅口白牙怪力亂神的言辭不置可否。倒是第一時候想到了洪澇之事。少不得下旨催促各州府處所官員好生補葺河堤,清理河道,莫要使河道堵塞河堤決口,糟蹋了民生良田。
方纔說話的便是太子的陪讀趙寅,因著賢人那一番態度,他並不附和太子殿下為此事調停諱飾。更恨那些外官魯鈍貪婪,不但不能幫襯太子,為太子分憂,反而捅出這麼大的簍子扳連太子。現現在還妄圖讓太子站出來替他們周旋此事。豈不是叫太子越陷越深?
“話是這麼說,倘若太子無動於衷,又如何向支撐的太子的朝臣交代?隻怕三皇子更會是以從中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