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1頁/共5頁]
陳氏因著陳老太太這一層乾係,對那管事也算恭敬有加。且她目不識丁,又是深宅女眷,向日裡不聞外事。隻見自從這管事接了她的嫁奩鋪子後,不拘豐年荒年,這鋪子上的收益每年都有所增益。心下便非常對勁。何況每到年下,那管事也是痛痛快快送來帳本任她盤賬,從不拖賴。陳氏見此,更加堅信不疑。
隻見那陳珪聽在耳中,竟如醍醐灌頂普通,口內反幾次唸叨了好幾遍,由不得麵露激賞的打量著二姐兒,竟不知該說甚麼好。
聞聽mm口裡竟然說出如許高雅的詞,陳珪忍不住笑道:“mm這些日子同吳先生讀書認字,倒是冇白搭工夫。目睹著也能出口成章了。”
陳氏見狀,隻得叮嚀家下賬房內的管家媳婦教幾個姐兒籌算盤。厥後心血來潮,又將本身的嫁奩賬交給大姐兒和二姐兒——如許的行動,原不是為查賬,不過是想兩個姐兒學乃至用,多加練習罷了。卻冇想到一本賬通算下來,竟叫二姐兒查出了賬目中來往不清的貓膩兒。
那陳珪隻不過是閒談說話,也冇希冀二姐兒再說出甚麼金科玉律。二姐兒雖故意藏拙,卻也喜好孃舅言辭滑稽,辭吐風趣。一時候舅甥兩個倒是聊的非常投機。竟把個旁人彆事丟到腦後。
當下又就著“有出必有入,出入必相稱”這兩句話,一長一短的扣問起二姐兒。
說罷,不知想到了甚麼,兀自開口勸道:“隻是你這爆炭似的性子,少不得要改改——這幾日我瞧著,你竟是更加氣性了。你現在寡居在家,我們顧恤你孀婦賦閒的,少不得姑息一二。比及來日另嫁人了,況你又是二嫁,人家更不能容你的小性子。”
陳氏察言觀色,公然陳老太爺並陳老太太都不曉得下午東院兒裡的一番聒噪,這才放下心來。
複又想起二姐兒這麼個資質聰慧,聰明通透的人兒,竟然身為女兒身。倘或是個小子,恐怕一二十年後,總能立一番奇蹟。當下不免唏噓感慨,摟著二姐兒入懷,不竭說道:“可惜了了,如果個小子,再多讀幾年書,指不定就能燦爛我們陳家的門楣。”
陳珪原就是宦海中混久了的老油子,深知“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的事理。聞聽妹子這一篇話,並不覺得然。倒是對妹子口中二姐兒“將支出支出兩項明白列出對比”的小巧工夫頗感興趣。當下尤笑問二姐兒道:“這體例固然簡樸,卻清楚瞭然。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陳氏便笑道:“當然是防著外人了。既是家裡人,防他做甚麼?”
陳珪也不說話,隻是笑意盈盈的看著妹子發作。且比及陳氏翻箱倒櫃的從箱子底兒淘澄出一隻黑漆填金嵌螺鈿花鳥圖案的木質小盒子來,翻開盒蓋後,將這將五百兩銀票謹慎翼翼地放入盒中,又將小木盒子重新藏到箱子底兒,用衣物袒護上了,這纔開口笑道:“mm這藏東西的風俗,這麼些年也冇變。家裡人有一大半都曉得了。你這是藏給誰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