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2頁/共4頁]
遵循尤老安人的意義,陳氏所出的兩個姐兒能夠在陳氏三朝回門的時候,跟著陳氏回尤家,或者在陳家送嫁奩的時候,先一步住到尤家。歸正新婚次日尤家開宗祠祭拜祖宗的時候,會將兩個姐兒的名字記上尤家的族譜。其他不過是麵兒上的題目,天然如何便宜如何來,很不必多操心機。
一時看過嫁奩,世人又至陳氏房內添妝。左不過是些衣裳頭麵,有的精美金貴一些,有的不過是湊熱烈應景,陳氏亦都一一笑納了。命人收了記好。
事關兩個女兒的明淨名聲,陳氏當然亦不讓人。
至於尤子玉,滿門心機的都在想著儘快將陳氏娶進家來,因此非論陳家提出甚麼要求,他都是滿口的承諾,一時倒顧不得旁事。真真應了那句老話——四十歲老夫談情說愛,一盆熾熱著呢!
談笑了一回,二姐兒仍舊埋頭記嫁奩票據,陳老太太並馮氏又籌議著陳氏出嫁時的陪嫁之人。
一句話未儘,一旁的馮氏早已笑出聲來。
當然,覺著閒適疏鬆的是陳氏另有大姐兒。二姐兒卻被陳老太太並馮氏拘著給她娘寫嫁奩票據。那些大頭兒的田莊商店就不必說了,小到一針一線,一筆一紙,乃至嫁妝頭麵,綾羅綢緞,瓷器藥材,傢俱箱籠,恨不得連上頭貼了多少片箔金螺鈿,鑲了多少玉石珠翠,刻了幾道金線銀紋都要事無大小的寫上去。二姐兒嫌煩,陳老太太便笑道:“你不要覺著不耐煩,這會子詳確一些,將來的好兒多著呢。”
換言之,尤家雖是重金下聘,陳家也不是妄圖金銀的人家。一應行動,都是為了後代好罷了。目睹陳家如此作為,尤老安人亦覺熨帖至極。她雖是圖了陳家的繁華權勢,應允了兒子欲聘陳氏為妻。可到底覺著孀婦比不得閨閣少女,雖口上不敢多言,背後裡還曾腹誹陳家太將女兒當個寶,一個再嫁的孀婦倒比人家的黃花閨女金貴了。這會子倒是滿口的獎飾起陳老佳耦的愛女之心來。
接著便是下禮聘期,因著兩家有言在先,尤家下聘禮時乃是對比著先前探聽過的陳氏的嫁奩,以及朝廷五品官宦之家嫁女時的端方,實在封了一份厚禮。
又說了一番閒話,留過午餐,小孫氏方告彆而去。及至尤家說明白了陳家的意義,尤氏母子喜得無可不成。更對陳老太太愛女之求滿口應允。他們隻怕陳家不正視陳氏,將來陳氏過門,在孃家說不上話,亦不能幫襯夫家多少。
將將至八月初,這一批傢俱纔打造安妥了。闔家且歡歡樂喜的過了八月十五,次日便是八月十六。乃是新婦曬妝之日。
這麼算來,光是陪房的就有十好幾口。再不必說陳珪還做主將自家的海運買賣分了一股給陳氏陪嫁,那邊也得撥疇昔幾小我留著陳氏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