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送戰友(第一更)[第1頁/共3頁]
“四團現在的生長也很快,團政委徐少明前天發來的叨教電報,除了上報各營連的政治教誨員名單以外,還彙報了全團現有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兩千三百餘人了。”
“另有就是從滇軍手上獲得一萬多匹布料,最好能找處所分開存放,又或者想體例把統統布料運到興國,再由興國運回井岡山按照地。”
李連山悄悄點了點頭:“昨晚八點就到了,我讓他們歇息一夜,明天中午再停止防務交代。”
“或許恰是因為這個啟事,按照地前委同意了我們教誨師的東進打算,我也冇有了後顧之憂,等邊區特委和贛省省委的同道到來以後,我就能帶領留守興國的八百弟兄前去寧都,與你們一團彙合。”
李連山笑道:“乾脆讓敏先和少明帶隊來吧,我已經好久冇見他們了。”
一九二八年,蒲月二十三日,淩晨七點。
一團政委嚴頻有些嚴峻地問道:“我們教誨師的番號會不會竄改?”
************
現在第六團和保鑣團兩個營的官兵已經分開,此後將不再屬於軍功赫赫、威名遠揚的教誨師,作為師政委李昭,在長久的傷感過後敏捷安靜下來,現在獨一拿不定主張的,是教誨師的生長方向。
李昭欣然承諾:“冇題目,歸去我就給他們發去唆使電......”
教誨師六團和保鑣團兩個營的官兵,排著整齊的步隊,冷靜地向北進步,教誨師政委李昭、原六團團長董宗卓、從江口鎮趕來的一團長李連山等二十餘名老弟兄,冷靜眺望逐步遠去卻幾次轉頭的兩千七百弟兄,隻覺鼻子發酸,雙目潮紅,依依不捨的董宗卓等六團弟兄一個個熱淚盈眶,哽咽無聲。
李連山沉默半晌,悄聲建議:“現在留在寧都的糧食和各種物質數量非常大,遵循師長的說法,充足一萬將士一年的耗損。”
李昭一樣接到了鄭毅的電報,但他仍然需求臨時留在興國,等待湘贛邊區特委和新組建的贛省省委前來領受。
“不曉得師長給我們留下多少馬匹,如果敷裕的話,再讓四團帶些馬匹歸去,他們那邊山高坡陡,唯有馬匹才最為合用。”李連山答覆。
眾弟兄滿懷忐忑,李連山已經接到鄭毅的號令,兩日以內將帶領一團開赴寧都停止休整,具有首要計謀職位的寧都現在存放著大量糧食品資,另有三百餘名重傷員在城中養傷,僅僅依托寧都縣委帶領的兩個赤衛大隊駐守,誰也不放心。
“按照特派員同道流露,本月尾之前中心就會授予各軍新的番號,中國工農反動軍和其他近似的稱呼將一概改稱為中國工農赤軍,我們教誨師的終究歸屬也會在月尾之前肯定下來。”
“這一走,不是何時才氣見麵,唉!”李連山幽幽地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