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旁敲側擊[第2頁/共4頁]
“三國時的許攸就是例子,他在曹操最為艱钜的時候分開袁紹,投奔了曹操,曹操是光著腳驅逐的他。在他的幫忙下,曹操獲得了官渡之戰的決定性勝利。開辟了北方霸主的全新局麵。應當說許攸對曹操是有恩的,曹操也承認,但你不能冇完冇了的總剖明本身對彆人有恩吧!就彷彿如果你不時候提示幾句,人家就會忘了似的。終究曹操忍無可忍了,最後的結局,想必您也都曉得……
我說:“李叔,可彆這麼說,剛纔是大膽在您老麵前矯飾,您是經曆多經曆廣的老前輩,您走過的路比我走過的橋還多,您吃的鹽比我吃的米還多,我那裡敢給您上課,我隻是在您麵前說下本身的陋劣之見,向您老請教一二,至於所謂的思惟境地,我小我是冇有多高的,但是,我感覺,一小我的思惟境地,和他所處的社會階層應當是冇有乾係的,不能說一小我有錢有權,就必然思惟境地高吧?錢和權實在並不代表一小我的修行和品德認識……一個大富豪一定就比一個農夫工高貴多少。”
我曉得本身想要達到的目標達到了,我說這番話,不希冀立即能竄改老李的思惟形式,但是,我但願能對他有所震驚,畢竟,他是一個有豐富人生經曆和經曆的人,很多事,無需點破,貳內心應當有所感悟。
老李聽到這裡,插話說:“這事我如何聽起來感覺又好氣,又好笑,一個為了報恩而逼死了仇人,一個為了彆報恩而害死了母親和本身,兩小我真是鬨出了一場荒唐的悲劇。明顯是一件大功德,可最後卻落下了這麼一個結局。”
老李用讚成的目光看著我,持續說:“偶然候,一小我位居廟堂之上時候久了,常常會離開大眾,常常會離開最渾厚的做人咀嚼……你明天講的這個故事,你剛纔說的那番話,值得沉思……或許,我是該靜下心來好好思慮一下很多事情了。”
“母親問他為甚麼,他說公能複國事因為他的賢德和各種前提成熟而至,這是天意,那裡是我們的功績?現在些人不明事理,爭功奪利,我很瞧不起他們,我寧肯畢生織草鞋,也不貪天功為己力。母親說那麼你不去仕進,總得跟君主意一麵吧!子推說,孩兒無求於君,見他又乾甚麼?母親又說,好吧,既然你能做廉士,我莫非就不能做廉士之母嗎?因而介子推大喜,負母入山,遁隱山林……
我說:“實在,我的感受是,施恩不圖報隻是做人應當尋求的一種心態,並非是我們去決計仿效的一種行動。就如前麵我說的‘做功德不留名。我們能夠想著不留名,但不能因為怕留名而遲誤做功德。我們不想通過做功德達到甚麼目標,幫忙彆人隻是我們內心中的心願。
我抽出兩顆煙,遞給老李一顆,他接疇昔,放到嘴邊,我打著火機給他點著,老李深深吸了一口,緩緩從鼻孔裡噴出兩股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