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胡馬 - 第37章 登高訪道,終究要活在塵世

第37章 登高訪道,終究要活在塵世[第1頁/共4頁]

袁晉鵬說:“之前到過浮邱峰,還是算了。”

袁晉鵬上前一小步:“可否請道長明示?”

袁晉鵬說:“浮邱峰自西漢曹魏時已申明遠播,到唐宋兩朝達到鼎盛狀況,堆集下來的文明秘聞不是普通的山脈可比。何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有浮邱、王、郭三仙坐鎮,天然影響大。”

周自遠說:“兩三年的新車,上個月剛做的保養,刹車片冇題目。”

明朝時,吉安府有位進士名叫鄒元標。他為官清正廉潔,常常四周尋訪名流,打擊奸惡,察看風俗。一年暮秋,受命回江南查訪,他傳聞浮邱峰三仙有求必應,便有登臨之意。他和浩繁的善男信女一樣,心胸虔誠,茹素禁葷,日夜兼程,恨不得一腳登上道觀,飽覽瑤池風景。誰知他每行三步,即被一陣風吹複原地。直至太陽偏西,仍未邁出半步,心覺希奇,百思不得其解。求問香客,到底犯了甚麼仙規,到不了道觀?香客說:“腳穿牛皮靴,休想登上山。”他馬上脫下牛皮靴赤腳登山,感覺滿身輕如浮雲,風颳般地來到山頂。自知理虧的鄒元標,肅立殿前,正在檢驗穿靴的經驗時,忽聞鼓聲咚咚響,頓時非常驚奇:登山不能穿牛皮靴,道觀怎擊牛皮鼓?目睹殿角架置的牛皮大鼓,他對邱王郭三仙泥像直言不諱地問道:“朝廷法規,上至君臣下至百姓,皆應遵循,朝臣犯法與百姓同罪。但不知仙規是專為信徒所訂立,還是包含三仙在內。我穿不得牛皮靴,大殿何能擊皮鼓,難道棍騙眾生,枉修仙道麼?”話音剛落,暴風即起,雷雨驟下,皮鼓被風捲出殿外,伴著山洪,從頂巔滾到山麓,與牛皮靴並列於路旁,構成石鼓和兩隻石靴。雨過晴和,他走近三仙泥像前,本想叩著膜拜,竟現三仙身穿五色蟒袍,摻有牛膠,因而他諫曰:“牛皮靴、牛皮鼓和牛膠皆來自耕牛一身,前兩樣都不能用,天然三仙身上沾不得牛膠,知錯能改當然好,但改錯要完整一點。”頃刻,又烏雲翻滾,電雷高文,三仙滿身冒汗,蟒袍天然片片脫落,出“改用木漆製器”的神音。鄒元標膜拜承諾三仙,改成泥塑木雕木漆的神像,幫助三千擔大米。動靜很快地傳遍四周八方。在善男信女幫助下,泥塑木雕的三座神像穩坐大殿。待他籌措運來大米,為時已晚,因而改成修路的資金,上山十五華裡長的石子路隨後建成。

周自遠說:“浮邱峰風景固然不錯,但薄弱了一點。不過,文明秘聞很深,讓文人騷人感興趣。當然,另有大量香客。”

老婦人轉過身:“我不熟諳甚麼書記,隻曉得你藍所長、啵咕。誠懇要買,我讓一百塊錢,一千五,免得說我死腦筋。”

袁晉鵬點頭:“今後真不輕易來,去拜一拜浮邱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