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隔牆有耳(一)[第1頁/共3頁]
初入大明宮的當天,李進忠給他看了母親親筆寫下的日記,使來興兒心中對早日與母親相逢的巴望日漸激烈起來。隔三差五的,他總要尋出個藉口出宮,趕到晉國公府上求見李進忠,扣問母親的動靜,而李進忠卻變得語焉不詳起來,老是推說宮務繁忙,顧不上差人接她回京與兒子相見。每返來興兒都是懷揣著但願而來,捎帶著絕望而歸。
日子一天六合疇昔,固然延英殿小院外清理宮務停止地如火如荼,而來興兒對此卻毫無知覺。
柳毅與老天子乃是總角之交,當真算起來可稱得上是天子的前輩,他堅辭宰相之位,隻願任散官居於都城,以備天子參謀。天子拗他不過,隻得授以銀青光祿大夫的名銜,臨時就近安設在翰林院中居住。他與韋敞幾番剪燭夜話,對其的辭吐觀點和詩書文章稱賞不已,兩人遂結為忘年之交。常日裡柳毅閒來無事,常到延英殿中找韋敞談古論今,來興兒侍立一旁,聽得兩人很多的高談闊論,過後暗自拿來和天子與大臣商討的實事相參證比較,自發於窮理格致之道,漸開毛塞,於孤單中自我安撫,尚稱得上入宮以後的一種興趣吧。
新天子要遣放舊宮人,廣選新人入宮的動靜如同春夏之交的一股勁風,頃刻間就在大明宮表裡傳散開去。≧
來興兒的首要差事本是將天子與大臣每次議事的內容寫成節略,送中書省存檔備案,待中書令或中書侍郎簽批後,再將副本取回,於殿中秘室立檔備查便可。因為延英議事觸及的均是朝廷軍政要務,出於慎重起見,天子親身從翰林院中擢選了一名叫韋敞的侍讀學士到延英殿草擬議事節略,故而來興兒每日隻需在延英殿和中書省之間來回跑上一遭就算是完成差事了。
“好,好,好,我信還不成?”那人憋著笑說道,“天都快黑透了,莫非你白日冇看著,早晨想拉著我一起再去瞧瞧那些新入宮的美人?”
“你個醃雜老頭兒曉得甚麼!依先帝爺的稟性,怎會捨得賜死皇後孃娘?你若不信我的話,等會兒敢不敢跟著我去走上一趟,我自會讓你心折口服。”老黃明顯是個爭強好勝的主兒,受不得被彆人打趣。
除此以外,令他感到不安和焦心的事隻要一件,那就是關於鎮靜後的埋身之地,他還不曉得從那邊能夠刺探得知,以完成本身對芙蓉做出的承諾。
一時之間,不管是整座皇城內,還是朱雀大街以東的各個坊裡,大多數人臉上都瀰漫著高興和期盼。對於在大明宮內值役多年的宮人們來講,這是突如其來的一個欣喜,今後能夠走出圈禁,和家人團聚,過上正凡人的餬口,不必再孤老宮中;對於城東各坊居住的官宦人家而言,這是向後宮安插內援的一個絕好機遇,特彆是家中有適齡待嫁之女的人家,更是派人遲早恭候在晉國公府門前,把李進忠府內上至管家,下至門房的各色人等辦理了個遍,以求能從他們嘴裡儘早獲得選秀的最新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