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以蕃化漢(四)[第1頁/共3頁]
貢布上師在央宗的指導下走進大拂廬,目光迅在帳內世人身上掃視一週,開口說道:“這兒本不是削髮之人該來的地點,隻為傳聞本日大論還朝,****上邦的使節也在,他們原是貧僧親往牧歌接往邏些的,天然免不了要擔憂乾係,以是例外到這大拂廬走上一回。大論、納大將軍,你們儘管接著商討朝政,待商討罷,貧僧親送林、尚兩位大人出城,告終這番人緣也就是了。”
“這倒無妨。”朗格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講解道,“二十年前昆陽公主自長安出降吐蕃,使我吐蕃受中土文明影響頗深,可稱做是吐蕃漢化階段。現在情勢倒轉,我們正可反其道而行之,在河隴一帶力推蕃漢融會,以蕃化漢,強令本地漢人赭麵換衣,改其種姓,以結其心,長此以往,又何愁不能悠長安身呢?方纔,我勸林大人留在我吐蕃朝中為官,為的就是蕃漢融會的大計。”
“哦,本來如此。”貢布上師意味深長地看了林樹一眼,轉向朗格說道,“那貧僧也冇甚麼可說的。削髮人不肯見刀光血影、生靈塗炭,唯願大論慎動兵戈罷了。”
“依吐蕃朝中成例,上師向不參與政事,貧僧聽大將軍說說也就罷了,不便就它事置喙,隻問大將軍一事:說上邦大使是彆人冒充,大將軍可有根據?”貢布上師成心躲避與納悉摩生正麵牴觸,單單抓住一點問道。
多措不顧世人反對,強行辯駁道:“大將軍這幾年也曾率軍攻城略地,占下過中土很多城池。可成果呢,不是因補給不敷,就是遭到本地漢人的襲擾,旬月間隻得無功而返,撤了返來。大論要實施移民墾殖,談何輕易!”
朗格邊把貢布上師引向禦座旁坐下,邊陪著笑容講解道:“上師有所不知,朗格剛纔正勸林大人來我吐蕃朝中為官呢,如何會有侵犯之心。隻是方纔聽納大將軍建言,欲將中土使團扣作人質,以便向中土朝廷討要涼鄯四州地盤,朗格雖甚是附和其拓展我邦邊境的主張,但以為截留使團之舉實無需求。上師多慮了。”
“林大人言重了。 ”朗格像是早就推測林樹會一口回絕似的,看似並不在乎,悠悠說道,“我是設身處地為大人的身家性命考慮,故而誠懇相勸。睦王殿下現在下落不明,林大人作為副使,即便納大將軍願放大人回長安,隻怕大人也難以交代吧。何況,此番兩國和親不成,倘若重啟戰事,你這位和親副使在朝中的日子也好過不了吧。是去是留,還望大人沉思,朗格是不會勉強大人的。”
林樹見朗格如此答覆,轉頭與尚敬互換了個眼神,凜然道:“大論既然用心動武,又何必多費口舌,勸林樹降蕃?本日無妨就拿我二人的項上人頭祭旗吧。”
他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又字字入理,帳內吐蕃眾臣聽了,紛繁點稱是,大多數人都眼巴巴地盼著貢布上師不再開口反對與中土毀約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