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62章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第62章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第1頁/共3頁]

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佈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可,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補虛何如?

帝曰:補瀉何如?

帝曰:補瀉何如?

帝曰:願儘聞之。

帝曰:善。形不足不敷何如?

帝曰:刺微何如?

帝曰:神不足不敷何如?

岐伯曰:形不足,則腹脹,涇溲倒黴;不敷,則四支不消。血氣未並,五臟安寧,肌肉爬動,命曰輕風。

岐伯曰:神不足,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情乃平。神不敷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情乃平。

岐伯曰:氣不足,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敷,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昌大以澀,故中寒。

帝曰:刺微何如?

帝曰:夫子言真假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真假,何故合之?

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複,邪氣乃索。

帝曰:善。陰之生實何如?

帝曰:補瀉何如?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餘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神不足,則笑不休;神不敷,則悲。血氣未並,五臟安寧,邪客於形,灑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岐伯曰:血不足,則怒;不敷,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寧,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岐伯曰:神,不足有不敷;氣,不足有不敷;血,不足有不敷;形,不足有不敷;誌,不足有不敷。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成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善。誌不足不敷何如?

岐伯曰:氣不足,則喘咳上氣;不敷,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寧,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寒濕之傷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