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66章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第66章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第1頁/共2頁]

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回聲也。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製。周氣候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週。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週,不及過分,斯皆見矣。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何如?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

鬼臾區曰:臣積考《太初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質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馳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臣斯十世,此之謂也。

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過分不及也。故其始也,不足而往,不敷隨之;不敷而往,不足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帝曰:高低周紀,其稀有乎?

帝曰:高低相召何如?

夫竄改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報酬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發展化保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發展化保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以是欲知六合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動靜相召,高低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醜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民風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氣。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複始”。餘已知之矣。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何如合之?

然六合者,萬物之高低也;擺佈者,陰陽之門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象也;金木者,天生之終始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高低相召,而損益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