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國仇家恨[第3頁/共3頁]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用5個月的時候囊括東南亞,占據新加坡後,軼父宮在新加坡建立了金百合打算的地區總部,不吉隆坡和檳榔嶼作為擄掠贓物的中轉戰。
選中的物品都被編號和打包,用3oo多輛卡車把這些箱子運往上海,然後裝船。這些書的一部分被用來建立位於東京的東亞研討所、東方文明研討所、東亞經濟研討所、東亞處所病研討所、大東亞圖書館等。
當時菲律賓國庫中有51噸黃金、32噸銀塊、14o噸銀幣和27oo萬美國財務公債,另有大量寶石和有價證券。這些財產除一部分銀幣外,全數落入日本人之手。
在吉隆坡馬來西亞中心銀行金庫,日本人搶到了很多金磚,每塊重6.25公斤。他們還從馬來西亞各省的馬來酋長和華僑手中搶到了大量金磚。
基南基金是由一名叫約瑟夫.B.基南的文職職員節製的。他是東京戰役罪過審判的席查察官,麥克阿瑟的另一名好友。m基金和四穀基金的任務範圍廣,而基南基金的任務則比較單一和特彆。
它是用來賄賂戰犯審判的證人或者賄賂中間調劑人,讓他們勸說證人作偽證。在弗吉尼亞諾福克的麥克阿瑟記念館找到的質料顯現:麥克阿瑟、邦納、費勒斯與前總統赫伯特、胡佛通同一氣,包管裕仁不受任何情勢的獎懲;東條將軍將作偽證,承擔珍珠港事件的統統任務。
當時橫濱正金銀行最大持股人就是裕仁天皇,他具有22%的股票。戰役結束時,裕仁已具有資產1億美圓,這相稱於明天的1o億美圓,這筆钜額資產以黃金和本國貨幣的情勢存在瑞士、南美、葡萄牙、西班牙和凡蒂岡的銀行裡。
東南亞很多敷裕的信徒用黃金鍛形成佛像,為防盜竊,他們在佛像內裡敷上石膏。日軍把大量佛像推倒砸開,被他們奪走的黃金佛像,單單在緬甸就有8噸之多。1942年7月,日本人搶到了一尊4.5米高的金佛。